将孝敬当作一件最平常的事
23.将孝敬当作一件最平常的事
《一捧阳光》是我很久以前给悠悠读过的一篇文章,也是我最爱的文章之一。文章的主角是一个和悠悠差不多大的女孩,当她在冬日的阳光中感受到和煦的温暖后,忍不住用小手捧了一捧阳光,小心翼翼地合拢,满怀喜悦地来到奶奶的房间,开心地说:“奶奶,我给你带来了阳光。”然而,当她将手摊开时,阳光却不见了。小女孩急得大哭起来,奶奶却笑着说:“阳光已经进入奶奶的心里了。”后来,小女孩在妈妈的帮助下,将奶奶的棉被和鞋子拿到太阳下晒,奶奶闻着棉被,一脸陶醉。小女孩问:“奶奶,你闻到了什么味道?”奶奶回答:“我闻到了爱的味道。”
这是一个充满着爱的温馨的故事,悠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是孝顺老人。“孝顺老人”在我们家可以说是每个人都自觉遵守并快乐执行的“家庭规则”之一。在家里,有好吃的都是老人第一个吃。因为我和悠悠爸从小就对孩子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前生活很苦,好吃的都给爸爸妈妈吃了,所以爸爸妈妈才长大了,才有了悠悠,所以现在我们要孝顺他们。而且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纪大了,而你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吃好吃的,那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把好吃的先给他们吃呢?”悠悠很懂事,每次吃鸡,总是将大腿放到老人的碗里,而自己吃鸡脯肉也吃得津津有味。有的朋友见了,很惊讶,而这在我们家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每个人都觉得非常正常。
不止一个小朋友的家长曾向我感叹过,如今的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了,不懂得孝顺老人、体贴父母、关心他人。然而在我看来,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大人没有将孩子摆正位置。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六个大人围绕着一个孩子转,很容易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不顾虑他人感受的习惯。而作为父母,又没有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孩子,甚至不能以身作则地尊重和孝顺老人,所以在孩子的意识里,根本就没有“孝顺”这两个字。我见过很多能将《弟子规》、《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却对自己的父母与祖父母吆三喝四、指手画脚,甚至有的破口大骂。这样的孩子,前途是堪忧的,因为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没有尊敬长辈理念的人,长大后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会比较“难看”:从小不懂得尊重与孝敬老人的人,长大后在社会交往与工作环境中,也常常会对长者流露出轻视和不恭的态度,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缺少教养”的人,而他们在生活和事业中得到的机会也就比别人少得多。
有人羡慕我将悠悠教育成一个懂得孝敬老人、尊重长辈的好孩子,常常问我有什么秘诀,我则笑着回答:“只要将孝敬和尊重长辈当作一件最平常的事来做就可以了。”比如用理直气壮的口气要求孩子为老人做事,让他们感觉孝敬老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当然作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可以和孩子一起为老人做事,为他们端茶倒水、盛饭接物。不要小看这平常的小事,做得多了,小事自然也就成了习惯。也不要小看榜样的作用,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中那句充满稚气的“妈妈,洗脚”,不知曾感动过多少儿女的心,也不知为多少孩子树立起孝顺老人的榜样。
此外,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是关乎孝道的教育之一。尽早让孩子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了解父母和长辈的付出,才能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从而自觉地养成体贴父母、关爱长辈的习惯,令他们的孝顺更加真心,对父母和长辈的敬爱更加发自内心。
古话说:“百善孝为先。”所以要培养一个恭谦有礼、善良可爱的女孩,首先要培养她成为一个尊敬老人、孝顺长辈的人。这不仅仅是孝道的教育,更是关爱与尊重的教育。只有当孩子真正地明白了爱与尊重的道理,并能推而广之,对他人和世界都存有爱心和敬意,孝道教育才真正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