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得起”的女孩是教出来的

74.“输得起”的女孩是教出来的

小区的中央有一个大花坛,里面种满了低矮的草本花木。花坛中间有三道平行的水泥隔离带,大约五十厘米高、三十厘米宽的样子,这是孩子们天然的“竞走跑道”。因为安全,所以大人们也放心让孩子们在上面进行比赛竞走之类的活动。悠悠也是“常客”之一。

一天下午,我带悠悠来到花坛边,正好碰见了她的好朋友妙妙。两个孩子很快又玩起了她们所熟悉的节目——花坛竞走。她们在花坛的边上来回穿梭,笑声朗朗,而我和妙妙妈妈则在边上愉快地交谈着。

这时,一个名叫小森的男孩走过来,大声说:“我也想参加你们的游戏好不好?”悠悠和妙妙热情地回答:“好呀,好呀!正好这里有三个跑道,我们一起比赛!”孩子们让妙妙妈妈站到花坛的另一边作为起点,让我和小森的妈妈站在这边作为终点,然后让我们大人做裁判,一声令下,比赛就开始了。当时悠悠大约六岁半,妙妙比悠悠大一个多月,而小森是将近六岁。虽然只相差几个月,但是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跑了三次,悠悠得了一次第一,妙妙得了两次,而小森则总是最后一名。

“不行!你们得让我先跑!”第四回合开始了,小森却拉住了悠悠和妙妙的衣服,十分霸道地说。

“为什么呀?不是比赛吗?比赛就得一起跑!”悠悠和妙妙当然不依。

“因为我比你们都小,你们就得让着我!”小森有些蛮不讲理,悠悠和妙妙自然不肯买账。她们一边去掰小森的手,一边说:“你要是不参加就让开,我们要比赛了。”

“不,我就不让你们跑!你们不让我,谁也别想玩!”小森死死地拉住两个女孩的衣服,开始大哭起来。小森的妈妈连忙跑过去,把小森搂在怀里,对悠悠和妙妙说:“你们两人是姐姐,让着小弟弟好不好?欺负小弟弟不是好孩子哦!明天我告诉你们老师去。你们要是让着小弟弟的话,我请你们吃巧克力。”小森妈妈的“威逼利诱”让两个孩子迟疑了,她们互相看了一眼,勉强地说:“那我们就让他一回。”

果然,第四回合小森赢了,悠悠和妙妙跑到一半就停了下来。小森一直扑到他妈妈怀里,转过头,满脸得意地大叫:“我赢啦!我赢啦!”妙妙大声说:“那是我们让着你的!再来比过!”

“不比!不比!就是不比了!反正我是第一!”小森赶紧拉着妈妈的手,拼命往家拽。他的妈妈似乎也忘记了有关“巧克力”的许诺,转身跟着小森回家了。

这一幕让我和妙妙妈妈啼笑皆非,而悠悠和妙妙则很快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又有一个孩子加入进来了,她们在“跑道”上你追我赶,十分开心。这新来的孩子比悠悠和妙妙都大一些,赢的机会更多,悠悠几乎没有得到过第一,连第二也很少,但她依然玩得很开心,似乎并不在意谁输谁赢。

其实每个人都想得第一,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想得第一必须要靠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去获得,而不是依靠外界的力量,更不能用“徇私舞弊”的方法来获得。小森的妈妈用大人的权威帮助小森获得了一次“第一”,但她却在孩子的内心播种下了这样一颗种子——我一定要赢,无论用什么手段都可以,只要达到目的!

这颗种子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生根发芽,今后无论在什么比赛中,这孩子都想得“第一”,如果得不到,就会想一些“旁门左道”甚至“歪门邪道”来达到目的。假如还得不到,就会一蹶不振,自暴自弃。

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时时都赢,赢了自然值得庆贺,但输也要输得起。只有端正了“输赢”的心态,才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才能跌倒后再爬起,才能争取下一次的胜利。我知道悠悠是个好强的孩子,她并非真的不在意输赢,而是我一直告诉她:要想赢,就要输得起;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果然,在无数次的第三名之后,她终于获得了一次第一名!她满头大汗,但是笑容却是那样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