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运动器材

81.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运动器材

“4月21日,浙江杭州一小区一名7岁男孩的脚掌陷入秋千底座流血不止,消防人员用电锯锯开解救。”

“4月21日中午,10岁男童李小成在广州白云区大陂社区内的健身器材‘情侣漫步机’上玩耍时,意外造成窒息,经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6月4日晚7时30分,安徽合肥一小区,一名8岁女童在小区健身器材上玩耍时,被一名小朋友从背后推了一把,导致左手无名指末端被健身器材弄伤。”

……

一则则触目惊心的报道揭示了小区健身器材中暗藏的隐患,难怪悠悠的奶奶曾多次向我建议,不要让孩子到楼下的健身器材区去玩耍。她告诉我有一次,悠悠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在玩一个方向盘状的器械时,不知什么时候悠悠的长围巾被卷入了方向盘的缝隙里,被卡住了。要命的是另一个孩子根本没有察觉,依然在用力地转着方向盘;而奶奶当时在和别的家长说话,也没注意到。幸好一个家长眼尖,发现了悠悠的异常,赶紧喝止那个孩子,然后跑过去帮悠悠把围巾解了下来。奶奶说当时悠悠的脸已经被勒得红紫,哭都哭不出来,过了好久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这次事件把奶奶吓得不轻,从那以后,她再也不肯让悠悠到运动器材区去玩了。然而那里对于悠悠来说却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因为那里是孩子们玩耍、交朋友的好地方,悠悠的很多好朋友都喜欢到那里去玩。再说孩子忘性大,那件事过后不久就又嚷嚷着要去健身器材处玩耍了。

健身器材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是肯定有好处的,孩子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但可以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反应力和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加胆量,增进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所以,如果仅仅是因为怕受到伤害而喝令孩子远离运动器材,就像怕被噎着而不让孩子吃饭、怕摔跤而不让孩子走路一样,有过度担忧之虞。所以,我认为一方面要鼓励孩子大胆运动,另一方面则要教孩子注意安全,这才是妈妈的明智之举。

于是,我对悠悠说,如果要玩运动器材,一定要遵守以下规定:

玩健身器材一定要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不可以一个人偷偷溜去玩;

健身器材的场地一定要铺有地胶垫或防震垫,若是直接安置在水泥地上的运动器材,则坚决不去玩;

下雨天或者雨后初晴,也不能去健身器材区,因为场地和健身器材被雨淋湿后未干,容易打滑而发生危险;

玩运动器材必须在大人的指导下,仔细研究,完全掌握玩耍的技能后才可以一个人玩,不能贸然玩自己从没见过、没玩过的运动器械;

在玩耍的过程中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上下运动器材时一定要等器材完全停止后再上去,中途不可以突然跳上或跃下;

在玩健身器械时不能和小朋友打打闹闹、说笑话、吃东西等,不能做让自己分神的事情,更不可能和小朋友争抢,以免在争斗的过程中伤人伤己;

在运动器材上进行活动前,要将身上佩戴的围巾、绳子、首饰等取下,也不能携带尖的、锋利的东西;

严格遵守健身器材的说明,不玩大人的器械,不玩超过自己年龄限制的器械;上运动器材前要仔细检查器械,如果发现器械生锈或者螺丝脱落、部件老化等情况,就坚决不玩,并且要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小区的保安物业,让他们及时维修或更换。

悠悠很快将这九条规定背得滚瓜烂熟,因为在那件事发生后,她已经被禁止了很久,不允许靠近运动器材。但规定毕竟是文字上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会背不一定等于记住,因此大人还是要当好“陪护”角色。我一向建议对孩子要多放手、少约束,但是对于这一点,我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所以上面所列的九条规定,与其是给孩子定的,不如说是给自己定的,并且要时时叮嘱、苛刻监督,让孩子将注意安全变成一种习惯。只有大人做好安全工作,孩子才能无忧无虑、健康快乐地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