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带着任务去阅读
37.让孩子带着任务去阅读
记得有一位妈妈在问专家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阅读最好时,专家问:“你家宝宝多大了?”妈妈回答:“五岁。”专家说:“赶快回家吧,你的孩子已经浪费五年时间了!”这实际上就是在告诉妈妈,孩子阅读越早越好,永远没有什么所谓的“最佳时间”。
或许有人问:“孩子不识字能阅读吗?”当然可以,不过这需要妈妈的帮忙。从悠悠未满周岁起,我就开始教她阅读。当然,这“读”的任务完全在我,悠悠只是充当听众的角色。虽然那时悠悠不一定能听懂,我会认真地拿着一本书读上面的故事给悠悠听,而悠悠则安静地倚在我的怀中,大眼睛出神地看着我。育儿专家说,在孩子幼小时期,妈妈的声音便是孩子耳中最动听的音乐。
悠悠三岁后,我再读书时便改成了用手指指着文字读,同时让悠悠看着上面的图画和文字,并尽可能做到声情并茂。读大灰狼说话时,我用粗粗的声音,并做出恶狠狠的样子;读小绵羊的时候,我轻声细气,并装出害怕胆怯的样子。悠悠对听故事越来越有兴趣,常常会缠着我一遍又一遍地读她最喜欢的故事。只要我有时间,我从来不会拒绝悠悠的这个要求,尽管这个故事已经讲了不知多少遍了。但此时的阅读已经不是我一人的“独角戏”,我会要求悠悠和我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每逢这个时候,是悠悠最开心的时刻,她常常把爸爸也拉进来充当故事中的一员。当然,爸爸通常扮演的都是坏人。有时,我会故意说:“妈妈也要看书,悠悠也自己看好吗?”然后我倚在床头看书,而悠悠则在我的身边,拿着自己的故事书安静地看着,有时也大声地读出来,常常读得和书上的文字一模一样。我很惊讶,以为悠悠认得字了,但若是指着其中的几个字让她读时,她又读不出来,我这才知道原来悠悠完全是靠记忆将故事读出来的。这么小的孩子竟然有着这样惊人的记忆力,实在令我惊讶。
除了扮演角色之外,我还经常有意创造条件,让悠悠给故事增添结尾,或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续编下去。这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还能锻炼孩子的口才和组织能力,可以为孩子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开始,悠悠不太会编故事,只能简单地说几句。可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以及在我不断地鼓励之下,悠悠的故事越编越长,越编越精彩,有时候竟然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小故事。我准备了一个本子,将悠悠自己编的这些故事写下来,这不仅是一个纪念,对孩子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因为她常和我说:“妈妈,以后我也要像作家叔叔、阿姨一样,把这些故事编出来给小朋友看。”
在阅读中“随文识字”的方法让悠悠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很多汉字。从五六岁起,她就能自己阅读一些简单的图画书了。从那时起,我便有意识地放手让悠悠自己阅读。孩子的求知欲越来越旺盛,她总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后半部或者想阅读更多的故事,于是在我没有时间的时候,她便一个人捧着书,囫囵吞枣地看。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字她都认识,不过这并不要紧,除了一些影响文章理解的字她会问我们之外,其余的字不认识,她也就跳着看下去了。有时候她根据上下文可以猜出一些字的意思,这令她很有成就感,因此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识字也越来越多了。
假期里,悠悠最喜欢做的事便是和我一起逛书店。大约从六岁起,她就不再要求我们给她买什么玩具了,假如让她自己选择礼物,她往往便是要求我们给她买书。家里不仅书柜里有书,她的床头、书桌,甚至客厅的沙发上、茶几上也都是她的书。就这样,在一个随处都可以看到书、随手就可以拿到书的环境中,悠悠越来越喜欢看书。看书成了她最大的乐趣,阅读则是她最快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