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孩子吃饭的兴趣
14.激发孩子吃饭的兴趣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饭,这一原本再寻常不过的行为如今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的关注。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大多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喂养过度关注、饭桌上逼哄骗等紧张气氛的问题。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气氛下吃饭,孩子怎么可能体会到吃的乐趣。而假如吃饭没有了乐趣,就会味同嚼蜡,再美味的食物也无法引起孩子的兴趣。
强迫孩子吃大人所认为的有营养的食物,无非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然而,很多时候,若是操之过急,事情往往会事与愿违,强迫孩子吃饭便是其中之一。如果对那些一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说“顺其自然”的话,大概会遭到无数的白眼。然而,以我切身的体会证明:这的确是保证孩子有正常的食欲,身心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某一天胃口不好,什么都不想吃;而某一天又突然胃口大开,吃什么都感觉香。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在一些父母的眼里,假如偶尔一顿孩子不想吃饭,便如临大敌、紧张万分,非要孩子吃下和平常一样多的东西。这自然会令孩子反感,而“在吃饭的问题上同孩子斗狠比犟,父母没有不败的”。我当然也吃过这样的苦头,所以在后来对待孩子的吃饭问题上,我主要将重心放在如何引起孩子对食物的兴趣上。
几乎所有的孩子对颜色鲜艳的食物有一种天然的兴趣,悠悠也不例外,因此我非常注意做菜时颜色的搭配。中国古话说,食物讲究“色香味俱全”是有道理的。尤其对于孩子来说,造型卡通活泼、颜色艳丽的食物,会令他们一见欢喜、胃口大开。其实,精心搭配、色泽艳丽的食物不但可以给孩子们视觉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做到营养均衡,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因为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颜色越深、越鲜艳的食物所蕴含的营养也越丰富。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让孩子参与做饭也是一个好方法。澳大利亚营养学专家凯茜·麦克唐纳认为,鼓励孩子接受各色食物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让他们参与其中。“例如,在超市购物时,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些蔬菜来准备晚餐,并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因为,孩子通常更乐意吃自己参与制作的饭菜。”孩子好奇的天性让他们时刻对新鲜的事物保持着极大的热情,经常变换菜式让孩子参与其中,哪怕他们只做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也会让他们感觉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因而吃起来也觉得兴致盎然。有时,即便饭菜中含有自己不太爱吃的食物,只因为是自己做的,尝起来也觉得格外香甜。
此外,尤其要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无论孩子犯了什么过错,都不要在饭桌上批评孩子。哪怕是温和的唠叨,也会令孩子胃口大减。为了逃避批评,无论多么可口的饭菜对他们来说都毫无吸引力,他们只想早早地逃离饭桌。很多孩子的厌食症或许正是这样得来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变得很少。吃饭是一个亲子交流的好机会,然而据调查显示,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在饭桌上挨过训斥。有人曾很形象地描述在饭桌上批评孩子是“令大人伤神、孩子伤胃、全家伤心”的行为,有百害而无一利。试想,有哪个孩子能在大人喋喋不休的训斥和责骂下还保持着吃饭的兴致与趣味呢?所以,假如你的孩子有厌食症或者对吃饭不感兴趣,那么作为父母首先要检讨一下自己,是否喜欢在饭桌上批评和训斥孩子?假如你有这种行为,应该立即停止,或许别的什么都不用做。不久你就会发现孩子渐渐地将注意力放在饭菜上了,吃得比以前更香甜了。
吃饭是件快乐的事情,而激发孩子对吃饭的兴趣、让他们在吃饭时保持开心的状态是父母应尽的责任之一。多一点心思、多一点耐心,让孩子体味到吃饭的乐趣,自觉地爱上吃饭,才是最明智的做法。只有这样,你才会再也不用端着饭碗、举着勺子,满地跑着喂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