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史演进:基于价值哲学审视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
纵观人类技术史发展的长河,西方三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均已证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带动人类社会加速发展。远古时代火的发现与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实现了生食到熟食的转变,提高了食物的利用率,改变了人体的生理机能,为生存和继续高强度的劳作提供了保证。石器、青铜器、铁器等使用工具的发明和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推动社会产生质的发展。站在历史的角度,更高效的生产力已然成为国力强盛的基础,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文明高速发展。随着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之间政治、经济、军事活动愈加频繁,人们为有限的资源展开激烈的竞争,更加注重生产效率的提升,让科学技术成为各个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蒸汽机的改进改变了人们低效率手工生产的生产模式,不仅改变了生产关系,也促进了社会结构的转型。英国率先取得了技术创新成果,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19世纪中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开始了以电力为主要能源的“电气革命”,电气和内燃机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资源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在这一阶段,人们更加注重对自然界和科技本身的探索,自然科学发展迅速,新理论、新技术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并被广泛运用到经济、文化、农业、军事等领域。20世纪60年代,“信息化革命”伴随着半导体的发明、电子晶体管的运用悄然展开,迅速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走向。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颠覆性地改变了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根据历史的经验,未来国家间科学技术的竞争将会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战场。综上可见,技术创新在人类社会认识自然和提升生产力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科学知识的增长;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机械化历程;19世纪的科技创新推动了电气化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前期,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推动了第二次科学革命。接下来,一系列领域的技术创新,如航空、电子、核能、航天、计算机、互联网等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能力。技术创新不仅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而且也吸引着人们不断地从多个层次探索技术创新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