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技术创新观的理论价值
新时代技术创新思想承接与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技术创新思想抓住了时代脉搏,是党和国家在科技发展指导思想方面的顶层设计。新时代技术创新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来源,与马克思及其后继者们对于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观念具有极高的契合性,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发展认识的继承与发扬。
第一,新时代技术创新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当今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诞生了新时代技术创新思想,不仅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打开了新的窗口,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又一个新成果。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意识到创新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直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解放。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科技的发展或多或少会对社会道德产生负向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剖析了社会发展的根源,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了科技发展与社会道德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技术的更新升级在实际应用于社会生产时必然会对社会道德产生超出我们预期的影响,反之,伦理道德又会反作用于技术创新。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最明显的表征就是在工业和科学领域发挥超出我们想象的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就好像技术是踩在道德之上而向前发展的。自二战以来,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频率呈现阶梯式的上升,科技进步的水平也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与此同时,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带来的福利之时,其引发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在应用于社会后总会引发超出预期的问题,从而引发哲学思考,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科技发展引发人们重新思考世界的起源问题,基因技术和医疗水平进步所引发的道德问题,信息技术发展带动的相关技术应用带来的各种社会犯罪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探索都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而我们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不断探索而取得的理论成果,又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的更新。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今,已经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人们改造大自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但马克思主义由此注入了新的元素,内容更加丰满;同时也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更为尖锐的要求,亟待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去实现。
我国历代的领导集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领导者与指路者,对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向效应一直保持着警醒。特别是对于科学技术应用后出现的道德、安全、犯罪等问题,不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也根据中国社会的现实条件提出了科学严谨的指导性建议。科学技术的更新进步一直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所以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放眼世界科技发展局势,又立足中国社会现实水平,继承发扬了往届国家领导集体的思想智慧。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必须将科技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并将它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必须构建良好的创新氛围,要提高我国的创新水平与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新时代技术创新思想综合了几代领导人的技术创新思想,承前启后,既是对前人思想的总结与完善,又为中国以后的科技发展以及后继者们打开了新思路。
第二,新时代技术创新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脉络,结合中国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现实环境,提出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理念。这是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上的理论新发展和突破,科学地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如何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中国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技术创新对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了技术创新的社会意识。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技术创新的观点,是中国发展战略目标的补充。具体而言,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3年习近平访问甘肃时讲道,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从而实现我国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提升。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创新驱动发展是必由之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大三步”到“小三步”再到“新三步”,历代党的领导集体审时度势、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发展依靠技术创新的论述是全面深化改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中国迎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在新的环境下,原有的体制已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必须加以剔除。各行各业都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技术创新与发展战略,以适应新时期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和民族的前进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的支持。对于科技发展体制的改革,也应该辩证地去看待:一方面,要放开手脚,敢于突破,敢于尝试;另一方面,在大力发展技术创新事业的同时,兼顾好人、自然和科技的关系,走协调发展道路。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创新驱动发展正是其中的关键。
最后,新时代技术创新思想是“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布局在科技发展方面的体现与要求。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纲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五位一体”战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它有着特殊的背景与理论来源,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现实情况,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适时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现实条件相结合后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社会主义的第一阶段是共产主义的积累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必须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此,党中央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对原有的科技发展体制进行改革重组,兼顾文化与科技的软硬实力协调发展。其中生态问题近些年来越发受到重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技术创新。要实现经济持续向好、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都需要依赖技术创新的成果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