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的自主技术创新之路
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以技术创新驱动为导向,故步自封的民族注定要被时代所抛弃。中国的技术创新,必须走我国特色自主发展之路,构建创新型国家,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关乎科技强国、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何为创新,究其本质在于克服传统束缚,用全新的方法来解决过去未能解决的矛盾,或者相较之前,能做得更加完善。创新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一种态度,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从国家角度来讲,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社会对生产力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果没有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整个社会就会停滞不前或者倒退。换句话说,创新就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技术创新作出了诸多探索,也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到“两弹一星”“南水北调”等超级工程,小到我们日常生活资料的生产制造,无不彰显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技术创新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随着21世纪以来高新技术的日益发达,技术的更新升级速度越来越快,转化成生产力的效率越来越高,传统的闭门造车型研究形式逐渐被跨区域间的合作所取代。从目前的国内形势来看,持续了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达到了瓶颈期,急需通过技术创新的成果打破瓶颈,开辟新局面。由于我国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虽然制造业极为强大,但真正掌握的核心技术却还相对匮乏,自主研发水平有待提升。而历史告诉我们,依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发展模式虽然在短时间内会取得一定成果,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终究会陷入泥潭。要改变这种困境,就必须想办法提升技术创新实力,掌握并提升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真正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新时代技术思想极为强调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技术原始创新指的是通过自身实现独特的核心技术突破,从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技术和产品的价值的过程,是相对于二次创新甚至是模仿创新而言的一种自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举了一个贴切的例子来说明原始创新的重要性,“技术和粮食一样,靠别人靠不住,要端自己的饭碗,自立才能自强”[6]。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他又指出:“总体上看,我国技术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7]同样重要的是,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领域中国还需要有大量顶尖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还需要更多的科学和技术领袖、年轻科学家、工程师和高绩效的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