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视角
就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而言,其往往表现为多元的。在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体系中,可以分为物质价值取向与精神价值取向两大类,进而可以继续分解为经济价值取向、生态价值取向、人文价值取向等。在具体的技术创新实践中,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之间并不是等量齐观的,而是有主次之分,亦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创新价值取向会有所侧重。技术创新的不同价值取向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以技术创新物质价值取向与精神价值取向这两大类来分析,技术创新的不同价值取向之间的同一性表现在创新物质价值取向与精神价值取向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的,两者共同处于某一创新实践中。并且,创新物质价值取向与精神价值取向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相互渗透与相互贯通的,这既表现在创新物质价值取向与精神价值取向之间并没有一个明晰的边界,还表现在物质价值取向与精神价值取向在合理的条件下能起到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作用。技术创新的不同价值取向之间的对立性表现在物质价值取向与精神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性质。这既表现在创新物质价值取向与精神价值取向在价值诉求上毕竟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也表现在两者在某些场合呈现出互相反对、限制与竞争的特性。
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产生与实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创新价值取向的产生往往是基于创新主体的某些需要,而创新价值取向的实现往往也就意味着创新主体的某些需要的满足。与此同时,新的需要也在悄然产生,亦即新的创新价值取向也在进一步地酝酿与形成。用马克思的话来理解就是,“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0]。因此,技术创新价值取向就像任何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那样,是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中的。
创新价值取向一旦形成往往表现出相对稳定性,规范着创新主体进行创新实践的价值创造、价值判断与评价活动,成为创新主体的“内在尺度”。并且这种“内在尺度”还成为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创新主体的潜在力量,推动创新主体持续地产生价值创造的热情,使这种“潜在力量”“创造热情”集中在实现其价值取向的创新实践之中。值得强调的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对方向的选择与把握,虽然是“主体”的,但并非全部取决于主体本身。任何技术创新都负载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技术创新及其对社会产生何种影响并非完全由创新主体本身决定,而是取决于许多相关社会群体的解释框架。“解释”的选择,往往取决于创新主体所处的社会的价值选择,即技术创新必然是在一个社会价值选择过程中生成并被打上社会不同主体的价值取向的深刻烙印的。基于此,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并非总是与自身的价值观一致,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不一致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其实就是主体本身内部的各种价值理想及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价值矛盾博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