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革命书刊与革命派政论文学

第五章 清末革命书刊与革命派政论文学

晚清时期,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先觉知识分子竞相对公众发言,社会迫切需要论政议政的危亡时代。当是时,长于讥切时政、放言高论的政论文学呈一时之盛。1903年前后,革命派与保皇派知识分子之间的论争日趋激烈,革命书刊和革命思潮、革命文学蓬勃兴起。1905年,全国性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其机关刊物《民报》也于年底创刊。20世纪初年,在梁启超的报刊政论文章风行天下的同时,欧榘甲、章太炎、刘师培、杨毓麟、汪兆铭、章士钊等报刊政论家相继崛起于文坛,携带着一批振聋发聩、风雷激荡的政论文章,高奏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时代强音,同时也极大地改变着政论文学这一古老文体的思想面貌与形制风格。

晚清时期,革命派的政论文学风格多样,章太炎等革命文豪文体复古意识较浓,但章氏当年作警钟棒喝、名扬天下的政论文章,不仅经新式报刊或书局刊布,而且镕铸新理、条理明晰、词笔锐达、常带情感、杂用新名词和欧化句法,乃至言文杂糅、雅俗共赏,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体都属于近代新体文章。辛亥革命时期蓬勃发展的革命报刊和革命政论文学,不仅在舆论界和政治思想界造成很大的声势,而且构成了中国近代报刊史和文学演进史上不可轻忽的重要一环,从某种意义上成为梁启超倡导的“文界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