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作手回忆录》一直强调人是容易犯错的,但我们在犯错误中也能学习到真知识真经验,如利文斯顿经常说的:

对我来说,我必须用我的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我的亏损教导我,只有当我确信不会被迫撤退时,我才能开始前进。但是,如果不能前进,我就根本不会行动。我说这句话,并不是指人在犯错误的时候不应该限制损失,他应该这样做。但是,不应该由此造成优柔寡断。我一辈子都在犯错,但在亏钱的过程中,我获得了经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禁忌事项。我好几次都亏得身无分文,但是我的亏损从来不是一次彻底的失败,否则我今天就不会待在这里了。我始终知道自己还会有机会,我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我相信自己。

利文斯顿对自身的弱点非常敏感,积极反思。他承认自己一直强调独立性,却还是会受人影响。利文斯顿讲述他从一位旅行推销员手里购买了几本书的经历,这种事他以前几乎从未经历过。他之所以同意购买,是因为推销员的软磨硬泡,而不是因为他需要读物。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事后最多一笔带过。而利文斯顿却对此耿耿于怀,这绝不是因为浪费了点钱,而是他反复在琢磨何以在无意中给别人占了便宜,失去了独立判断的能力。应该承认,他能如此细致深度地反省是难能可贵的。

但是,不能过分强调错误特别是灾难的益处,包括利文斯顿在内的投机高手似乎对自己的“九死一生”颇为自豪,这正是问题所在。人是脆弱的,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屡屡脱险,这是一种致命的傲慢。已经犯了大错。自信固然重要,但一味将从错误中学习这个道理扩大化、极端化,就是想美化和修饰自己过去的愚蠢,也是心理毛病,虽然口口声声说吸取教训,却仍一意孤行。一次次投机失败,重蹈覆辙,能说是吸取教训吗?当冒险已成为习惯时,投机的结局必然死定了。宣扬投机的浪漫性(包括渲染残酷的失败也是一种浪漫),这恐怕是包括《股票作手回忆录》这样的杰作在内无意识犯的弊病。真正的投资是安全的、平淡的、朴素的,尽量少犯大错误。投资的最后成功,是靠复利的威力,也就是一年又一年的财富持续积累而成。真的,我们能从别人的成功和前人的经验中学到不少智慧,如果仅从错误中学习,即使侥幸逃脱,收获也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