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自传中也流露出一些做人做事的技巧或世故。

当时美国的书籍又贵又少,主要靠进口。富兰克林想出了一个办法,请朋友们把各自的书籍捐出来,组成“共读社”,让大家一起分享,后来它演变成美国首创的会员收费制图书馆。在整个过程中,富兰克林并非一帆风顺,事后他总结道:

推行一项有益的事业,不宜以倡导者的身份自居,这样做反而有可能让人们怀疑你是在乘机抬高自己的声望,哪怕是稍稍超过你的邻里,而把这项事业付诸实施所需要的正是他们的协助。于是我尽量不突出自己,说这是几个朋友的计划,他们要求我出面,向他们心目中爱好读书的人进行推荐。这样一来,事情做起来就顺利得多,以后遇到相同的场合我也总是这样做。由于我这样做事不断获得成功,所以真心把这种做法推荐给大家。眼下你所牺牲的一点点虚荣心,日后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倘若一时不能确定应归功于谁,比你还要虚荣的某某人可能就会在诱惑之下,自称是他的功劳。然而,那个人会受到旁人的嫉妒,这样到头来也会还你个公正,把那些僭取走的翎毛拔下来,还给它们真正的主人。

说话写文章,富兰克林也很有一套:

我跟自己约法三章,克制产生与他人看法直接对立的情绪,避免发表断言自己是正确的意见。我甚至按照“永图社”那些旧有的规章制度,禁止自己使用英语中那些表示肯定意见的字眼或者说法,凡是遇到诸如“自然”啦、“毫无疑问”啦之类的字眼,我都代之以“我认为”“我估计”或是“我猜想”这个问题是这样的,或者说这个问题“就我目前看来”是这样的。我觉得别人说错了的时候,也不要为了自己的痛快,直接予以生硬的反驳、立刻指出他所提意见的荒谬,而是在回应的时候,首先表示在某些方面或者情况下,他的意见或许是正确无误的,尔后再说:但就眼前的情形而论,在我看来“似乎”或者“看起来”还是有些不同的,等等。很快,我就发现改变说话态度的好处是我和他人的交谈可以进行得更加愉快。我提出自己见解的谦逊方式,使听的人减少了抵触情绪,增加了接受意见的准备。而且,当我发觉自己错了时,也不至于过分困窘;凑巧自己的观点正确时,也能更加轻易地说服人们放弃错误,采纳我的观点。

当时许多美国家庭不买书籍,却购买历书(年鉴)。1732年,富兰克林自己编纂的历书首次问世,假托一个叫“穷理查”的人以谈论生活经验的形式写成,大约连续出版了25个年头,通称《穷理查历书》。由于着眼于趣味性和实用性,所以《穷理查历书》需求甚大,年销售量万余册(考虑到当时的美国人口,这个发行量是很惊人的),使富兰克林获利颇丰。凡是日历上重大节日之间的小空白处,富兰克林都印满了格言和谚语。“它们大半是劝导人们把勤奋和节俭当作致富的手段,从而培养人们的美德。而对于一个手头拮据的人来说,要想做到一贯诚实,则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正像书中的一则谚语所说的那样:‘空麻袋,立不直。’”

这些格言和谚语蕴含了历代各民族的智慧,并非富兰克林的首创,但经他搜集编写,渗透着自己的处世之道与财富观。正如自传中所引用的“空麻袋,立不直”看似直白和简单,恐怕也是富兰克林当年穷困潦倒时的自我经验总结吧。

富兰克林的交友之道很细腻聪慧,《穷理查历书》多次提到“拜访朋友可以增进友谊,但不必常去”和“鱼留三天发臭,客留三天讨嫌”等,提醒大家要注意即便哥儿们关系再好,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穷理查历书》中还有许多经验之谈与我们一般的“大道理”相违背,显得很“现实”“功利”,乃至“城府很深”,如:

是熟人但无友情,有友情但无权力,有权力但无主见,有主见但无效力,有效力但无收益,有收益但无美德,终究一文不值。

劝人要谈利益,不要空讲道理。

对谁说出你的秘密,你就成了他的奴隶。

人有三挚友:老婆、老狗和现钞。

讨价还价不算丢脸,小贪小占才是没脸。

借钱给敌人,俘获他;借钱给朋友,失去他。

卖东西的只需一只眼睛,买东西的要有一百只眼睛。

不探听秘密是明智的,不暴露秘密是诚实的。

如果你想知道金钱的价值,去问别人借点试试看。

“穷理查”世故的背后是睿智与对世态的洞察,如:

检验金子的是烈火,检验女人的是金子,检验男人的则是女人。

知道大多数药物没用的医生才是最好的医生。

有学问的愚人比无知的傻瓜还要傻。

好律师糟邻居。

对吝啬鬼说他有钱,对女人说她年纪大,前者不会给你钱,后者不会给你好脸色。

高谈阔论的人不应该有耳朵,因为他们不需要耳朵。

财富从天而降,要停下来好好想想。

债务的背上骑着谎言。

若不想让敌人知道你的秘密,对朋友也要保密。

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人们的看法时时不同;而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他们可能会意见一致。

让所有的人了解你,但别让人看透你;水浅乱脚踏过,心浅易遭人欺。

经历是一所宝贵的学校,而傻瓜什么也没学到。

人人都可吹嘘自己诚实,但没几个人可吹嘘自己聪颖。

休闲的生活和懒惰的生活是两码子事。

骄傲犹如痛风,难以彻底治愈。

买不值钱的东西让许多人败了家。

大多数傻瓜认为自己仅仅是无知。

聪明的人从他人的教训中学习,蠢人则从自己的苦头中受益。

致富之道大都在于节俭。挣钱的本事有高也有低,省钱却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换床治不好发烧,改行心情也是一样糟。

谦逊是美德,忸怩却是缺点。

压抑第一个欲望容易,满足接踵而至的欲望很难。

高傲的人讨厌高傲——在别人身上。

发火总有理,但鲜有好道理。

落魄时,没人认识你;得意时,你不认识你自己。

有学问的傻瓜比无知的人更会用漂亮话来掩饰自己的无知,但还是会胡说八道。

人们掩盖错误要比改正错误更尽心尽力。

干的最快的是眼泪。

让傻瓜闭嘴不礼貌,让他说下去则不近人情。

拉拉杂杂抄了这么多格言,让我想起少时也喜欢收集摘抄名人伟人的字句,作为励志之用。但这里有个重大的差别,“穷理查”想让人成功和致富,首先是要让你聪明起来。或者说,这是聪明人对聪明人或想成为聪明人的一些教诲,那些不带耳朵、不用心体会、自作聪明的人,看了也是白看。

《穷理查历书》中简朴的格言表述有时也遮蔽了富兰克林对人性的洞察力。1787年富兰克林参加费城的制宪大会时已经81岁,是会上最年长的元老,他没有力气发言,只做了书面建议:

只是在行政首长的薪俸问题上,我冒昧地有一些不同看法……我认为,给长官支薪会有弊端,不给支薪倒不会有弊端,相反会有很大的好处。世间有两种强烈的爱好对人间事发生着强有力的影响,这就是野心和贪心,也就是爱权和爱财。如果把它们拆开,那么,这两爱之中任何一爱就可以成为推动人们发挥干劲的一种强大力量。但如果把两者联成一体,那它们就会对许多人产生极强烈的作用。对这些人而言,如果他们看到某一位置既能带来荣誉,又能带来利润,那么,他们就会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以便谋取这样一个位置。这些人将设法挤进你们的政府,成为你们的统治者。

这就把“高薪养廉”的危害性讲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