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戏曲源流研究》简介
《三国戏曲源流研究》这本书是由.马宝记著创作的,《三国戏曲源流研究》共有90章节
1
社火文化与艺术研究丛书编审委员会
主 任 郭 涛 岳修峰 副主任 周新峰 萧 楠 沈春光 寇鸿顺 郭现军 委 员 沈春光 马宝记 杨海钦 程晓菡 冯清芳 徐赛飞 陈佳美 周思雨 萧 彤 ...
2
总序
2014年,习近平主席曾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这些...
3
前言
民间社火源于古代祭祀活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祈福、欢庆等内容,流传至今。戏曲与社火同源,不同的是,戏曲的发展经历了由俗到雅的变化,形式上由杂剧到...
4
目录
目 录 社火文化与艺术研究丛书编审委员会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三国戏曲的起源:唐前三国故事 第一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故事的流传 一、“三国”的时间界定 二、从...
5
第一章 三国戏曲的起源:唐前三国故事
...
6
第一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故事的流传
三国故事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历史故事,三国故事被搬上戏曲舞台,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全国各地方剧中都有三国戏剧目,在各类戏曲中,京剧三国戏数量尤为可观,陶君起《京...
7
一、“三国”的时间界定
自从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以后,具体来说,是从西晋开始,三国故事在民间就广为流传了。从民间流传的故事,到民间艺人的演绎,再到官方的认识,三国故事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
8
二、从历史到民间:三国故事的流传
三国历史结束之后,尤其是西晋陈寿撰写《三国志》以后,三国故事就开始在民间流传。 陈寿(233—297年)是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期属于蜀汉人,但是,他...
9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水上杂技与诗文中的三国故事
隋唐时期的三国故事,继续沿着多元化的道路发展。官方、文学作品、民间各自按照对三国故事的认识予以理解、接受。...
10
一、隋代的水上杂技
相传为唐代颜师古所著的《大业拾遗记·水饰图经》[14]中记载,早在隋炀帝时期的大业年间,就已经有了关于三国故事的木偶戏。 据说隋炀帝令学士杜宝修撰《水饰图经》十...
11
二、唐代官方的“帝魏寇蜀”倾向
把曹操当作“哲人”“英雄”,是唐代官方的主流认识。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过邺城,过曹操墓,亲自撰写了祭奠曹操的祭文《唐太宗文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文中写道:“夫民...
12
三、唐诗中的三国
唐代出现了大量歌咏三国故事的诗歌,许多著名的诗人在其诗作中提到三国人物或故事,如张说、张九龄、刘长卿、李白、杜甫、刘禹锡、李贺、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这些作品...
13
四、唐代民间的三国故事
与官方、主流思想不同的是,唐代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也很多,这些故事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三国故事在不同社会层面的不同影响。 李商隐在其《骄儿诗》中说:“或谑张飞胡,或...
14
第二章 宋金元时期三国戏曲的辉煌
...
15
第一节 宋金元时期三国故事的演变
宋代,对三国历史的认识呈现出了更为复杂的情况,简单来说,北宋官方基本态度是“尊曹抑刘”,到南宋,政治形势巨变,南宋统治者对待三国历史的态度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他们...
16
一、宋代史书中的三国
宋代史书中对三国历史人物、事件的态度,明显分化为两个阵营:一个是以《资治通鉴》为代表的曹魏正统观,另一个是以朱熹为代表的蜀汉正统观。这种态度的抑扬、强弱,对三国...
17
二、宋代民间三国故事的流传
三国故事发展、演变到宋代,流传更广、影响更大,有大量的三国故事被民间广为传颂。与官方不同的是,宋代民间基本的态度是以蜀汉为正统,“拥刘反曹”。 苏轼《东坡志林》...
18
三、曹操“七十二疑冢”的传说
曹操“七十二疑冢”是有关三国文化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一个故事,“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最早见于宋代,北宋王安石《将次相州》诗中有“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的句...
19
四、《三国志平话》
元代属于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元代统治者将全国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可见,汉人的地位很低,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导致汉人对元代统治者的极大不满。但是,这些处...
20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三国戏曲的发展
从戏曲发展史来看,宋金元时期,是传统戏曲发展、鼎盛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戏曲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达到了全面丰收的时期,已经十分成熟,不仅剧目丰富多彩...
21
一、宋金元三国戏曲发展概况
宋金元时期的三国戏曲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所记金院本保存最早的三国戏五个剧目,到宋元南戏三国戏剧目中有十种,再到元代和元明之际的三国杂剧有6...
22
二、宋金元时期的三国戏剧目
《华容道》中的关羽脸谱 1.金代三国戏 金代有数量众多的三国戏被搬上舞台。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有金院本三国戏曲剧目6种:《赤壁鏖兵》《刺董卓》《蔡伯喈》《...
23
第三章 明清时期三国戏曲的鼎盛
...
24
第一节 明代三国戏曲
...
25
一、明代戏曲发展概况
明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传奇两大类,杂剧延续了元代杂剧的特点,但成就却远不如元杂剧。与传奇相比,明代杂剧在成就、地位、影响方面也相差较远。所以,明代戏曲的主要成就...
26
二、明代三国戏曲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明代三国戏有个突出特点,即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密切。一方面,明代三国戏曲继承了元杂剧、宋元南戏的传统并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生活于元明之际的罗贯中创作的《三国志通...
27
三、明代重要的三国戏曲
明代的三国戏分为杂剧和传奇,据《古典戏曲存目汇考》、陈翔华《明清三国故事戏考略》[2]等资料记载,这些曲目主要有: 1.明代杂剧三国戏 明代杂剧三国戏共三十九种...
28
第二节 清代三国戏曲
...
29
一、清代戏曲的发展环境与“杨月楼奇案”
尽管梨园行业内热闹非凡,大腕云出,但是,与以前各个封建时期一样,清代戏曲演员的地位并不高,被视为“贱业”,甚至不允许戏曲演员与富贵之家的子女联姻。 《大清律例·...
30
二、清代三国戏曲的辉煌表现
清代的三国戏曲,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当时戏曲艺人把演好三国戏作为立身之本,他们常说“无三不成班,烂三要饿饭,三国铁门槛,翻过道路宽”[15]。 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