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程砚秋
2025年09月10日
三、程砚秋
程砚秋(1904—1958年),原名承麟,北京人,满族瓜尔佳氏,内务府正白旗人。后改名程菊侬、程艳秋,字玉霜。从1932年起再改名程砚秋,字御霜。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
程砚秋幼年时期家道中落,六岁投师练功,先学习武生,后改花旦、青衣。十一岁开始登台演出,因“文武双全”,唱、念、做、打样样出色,在行业内小有名声。在北京与孙菊仙等合演《桑园寄子》《辕门斩子》等。
1917年因倒嗓而学习书法、绘画、电影艺术等,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1922年、1923年两次到上海演出,引起巨大反响。
1925年开始,程砚秋边演出边创作,成为编剧、导演、演员集于一身的实力派艺术家,同时,他不断接受进步思想,编演了许多表现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的戏曲,如《文姬归汉》《亡蜀鉴》《春闺梦》等,为反帝反封建、反对日本侵略者提供了积极的精神食粮。之后,又有大量的经典剧作上演,如《青霜剑》《窦娥冤》《碧玉簪》《锁麟囊》等。至此,程派艺术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程砚秋在京剧艺术上成就巨大,他勇于改革,善于广收博取,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京剧艺术风格,为中国京剧艺术的发展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程砚秋所演的三国戏曲主要有《文姬归汉》《亡蜀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