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目
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
2.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3.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2006。
4.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
5.司马光:《资治通鉴》,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6。
6.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
7.萧统:《文选》,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
8.李昉:《太平御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9.李纯蛟:《三国志研究》,巴蜀书社,2002。
10.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
11.《古本小说集成·三国志平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2.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3.陈瑞秀:《三国演义之美学解读》,文津出版社,2008。
14.沈伯俊主编:《三国演义大辞典》,中华书局,2007。
15.关四平:《三国演义源流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6.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17.张可礼:《三曹年谱》,齐鲁书社,1983。
18.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19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0.苏轼:《东坡志林》,商务印书馆,1939。
21.徐慕云:《中国戏剧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2.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23.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2004。
24.李健吾:《李健吾戏剧评论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25.张友鸾、顾肇仓:《关汉卿杂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6.胡世厚主编:《三国戏曲集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27.郑振铎编:《古本戏曲从考初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
28.周靖波:《中国现代戏剧论:建设民族戏剧之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9.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京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30.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中华书局,2008。
31.曾白融主编:《京剧剧目辞典》,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32.王德荣主编:《中国京剧艺术人物造型》,五洲传播出版社,1999。
33.波多野乾一:《京剧二百年之历史》,民国·鹿原学人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
34.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会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5.叶德均:《戏曲小说从考》,中华书局,2004。
36.王季思:《全元戏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37.隋树森:《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
38.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作家出版社,1957。
39.陈翔华:《明清三国故事戏考略》,载《文献》1991.4。
40.张红波:《明清三国戏曲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1。
41.河南戏剧研究所:《豫剧传统剧目介绍》,1984。
42.蓝立萱校注:《汇校详注关汉卿集》,中华书局,2006。
43.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4.郭允蹈:《蜀鉴》,巴蜀书社,1984。
45.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商务印书馆,1937。
46.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六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47.王芷章:《清升平署志略》,上海书店影印本,1991。
48.刘廷玑:《在园杂志》,张守谦点校,中华书局,2005。
49.卢晓衡主编:《关羽·关公和关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0.李洪春、董维贤、长白雁整理:《关羽戏集·李洪春演出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51.赵西尧等:《三国文化概览》,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52.贯井正:《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生成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
53.华云松:《关公戏研究》,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