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戏曲故事来源于《三国演义》等小说

二、三国戏曲故事来源于《三国演义》等小说

《三国演义》产生之后,大量的三国戏曲以《三国演义》故事为题材,经过加工,搬上戏曲舞台。与《三国演义》相比,三国戏曲采取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1.直接袭用

三国戏曲的情节基本与《三国演义》相同,只不过在细枝末节的地方进行了改编。如描写关羽斩颜良的《白马坡》,源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其后的剧目为《挂印封金》。戏曲与《三国演义》情节大体相同,甚至科白也有大量的内容使用了《三国演义》的原句,例如描写关羽樊城之战的《水淹七军》、描写诸葛亮南征的《七擒孟获》、描写诸葛亮北伐的《骂王朗》等。在三国戏中,这种手法大量采用,可以说,是三国戏曲借用了《三国演义》的影响。

2.敷会渲染

有不少三国戏曲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加工,使这些故事看起来更加丰富、曲折、生动。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招亲》《葭萌关》等。在《葭萌关》中,编者所写与《三国演义》有很大区别。《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描写张飞与马超大战,编者增加了张飞赤身洗马等情节,使故事更为感人。

也有部分剧目内容源自《世说新语》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