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神灵鬼怪类

五、神灵鬼怪类

神灵鬼怪类剧作,是作者借由神灵鬼怪表达某种思想的作品,这类作品看似荒诞,实则具有讽喻时事、表祈心愿的意义。

该类剧作以关羽为多,盖因关羽凄惨而死,并成为神灵,为后世文人所同情乃至崇拜。主要剧目有现代京剧《关公显圣》,评剧《关公显圣》,山西地方剧《玉泉山》,元杂剧《关云长大破蚩尤》《关大王三捉红衣怪》,明杂剧《关岳交代》,清传奇《补天记》等。

京剧《关公显圣》与评剧《关公显圣》情节大不相同,前者又名《玉泉山》《活捉吕蒙》《关公显圣》《二本走麦城》,演关羽死后,魂灵不散,到当阳玉泉山显圣,向普净禅师索要吕蒙头颅,普净禅师给关羽解释佛理,关羽方始觉悟。吕蒙立功回东吴,孙权为其设宴庆功,关羽忽然附身吕蒙,要索取吕蒙性命,大骂孙权行奸施计,吕蒙七窍流血而亡。该剧实为为关羽复仇之作,因而被诸多地方剧种排演,表达出了众多百姓的美好愿望。后者演绎的是张二保等人恐吓求神降灾的吕郎中等人的故事。张二保等三人夜宿古庙,偶然听到吕郎中等三人上供求神发财,但三人皆利欲熏心,郎中求神降灾以图看病发财,卖棺材的求神降灾卖棺材发财,道士求神降灾做斋发财。张二保等三人十分气愤,假装关老爷显圣,恐吓三人,之后又假称退位离去。该剧实与关羽无关。

《关云长大破蚩尤》描写关羽在解州盐池与蚩尤大战的故事,剧作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北宋范仲淹当政时期,具有明显的时代原因。“讲求‘文治’而非‘武功’的宋朝廷面对异族的进攻,过着割让领土、交纳岁币忍辱负重的生活,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廷都希望得到战神保护以扭转战争颓势。在这种情况下,与蚩尤相比,英武善战又讲求忠义、辅助弱小的关羽更易受处在战争劣势的宋朝人所喜爱。……《关云长大破蚩尤》传说的出现,以关羽来取代蚩尤,使关羽‘名正言顺’成为新的战神,正反映了这种需要。”[57]

荆州关公像

《补天记》一名《小江东》,剧情大多为虚构而来,神话色彩浓重。其中涉及神灵之事从伏后被杀写起,伏后魂游偶见补天阙主女娲,哭诉被杀之冤,请女娲为己报仇。之后剧情结合三国故事,一波三折,曲折离奇。剧末作者称赞女娲氏以石补天,昭烈帝以身补天,诸葛亮以心补天,关云长以节补天,张翼德以义补天,赵子龙以力补天等。

《关大王三捉红衣怪》《关岳交代》二剧今已不存。后者演关羽、岳飞二人故事,剧中称关羽为天尊,称岳飞为天将,当与宋代对关羽、岳飞的封谥有关,明代万历帝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封岳飞为“三界馘魔元帅”。

除关羽之外,诸葛亮的故事也有被神化为戏曲作品的。主要有清传奇《南阳乐》。剧作描写诸葛亮攻打祁山病重禳星,被玉帝暗中帮助而康复,然后辅佐后主刘禅、北地王刘谌完成灭魏、灭吴大业后,归隐南阳。此剧是典型的“翻案补恨”剧,内容上满足了大量观众同情诸葛亮的心理。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的《七星灯》,也有一定的神话色彩,诸葛亮六出祁山,耗尽心血,设七星灯禳灾祈福,被魏延误将本命灯踏灭。诸葛亮慨叹生死有命,不久死于军中。

影响比较大的神怪类剧作,还有祢衡的故事,主要为明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清杂剧《鹦鹉洲》等。前者又名《狂鼓史》《渔阳弄》《渔阳三弄》,演阴间的祢衡升天之前,应判官之请,重演击鼓骂曹的故事,对曹操一生的恶行进行戏弄、叱骂。后者演祢衡死后,魂灵游到鹦鹉洲上“汉祢衡先生祠”古庙,与鹦鹉魂灵的对话,内容反话正说,通过为曹操进行辩护、歌颂曹操功德,对曹操予以讽刺。

此外,还有有关司马氏的神怪故事,如清杂剧《大转轮》演司马貌转世为司马懿,清杂剧《愤司马梦里骂阎罗》写司马貌故事,二剧情节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