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方的视角出发·

·从学习方的视角出发·

上面论述了应该从“成长”的角度而不是“教导”的角度来重新思考教育,接下来我们从“学习”这个角度来探讨一下。教育这件事,从学习方的视角来思考同样具有必要性。这一点在思考终生教育之际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终生教育的重要性最近一再被强调,为此而举办“讲座”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但这些讲座往往都是“教导”的一方所策划的,以“学习”的一方为中心考虑的姿态非常弱。

当所谓的“市民讲座”、“终生教育讲座”被推出的时候,说得难听一点,很多情况下所提供的东西,不过给人以学者的业余兴趣乃至残羹剩饭的感觉。的确,在走上社会之后,或者从公司退休以后,还想要学点东西,是很有意义的。结果就在被作为“××讲座”提供的这些东西中,随便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去学就可以了,这未免有些太过被动了。

终生教育不应该光是这样,而是必须更为积极地去“学习”。不单单是得到新的知识,最理想的情况是通过学习开拓新的领域。

例如,有一位中学教师,对于指导学生感到困惑。如果他并不是找别人请教指导学生的方法,而是作为切身体会到现代中学生的实际烦恼的人,打算自己去找出解决方案的话,那就不是去学习已有的知识,而是要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方法,并通过实行来确认其有效性。也就是说,不是要听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讲座”,而是自己不断学习,找出其方向性和方法,在这一意义上,他是在进行作为“研究生”的“研究”。

这里只举了一个例子,此外,关心“脑死亡”的医生,可能会感到学习法律的必要性;研究文学的人,可能会想到要对计算机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为了进行新的“研究”。因此,不是由谁来“教导”,而是要靠自己去掌握。

大学向社会“开放”的情况下,迄今为止,往往都是向市民开放一般教养性的“讲座”。我觉得,应该超越这一层次,开放在大学进行“研究”的门户,因而,也许应该进一步开放研究生院,应该更认真地考虑建立研究生院夜校的事。只有从外部接收愿意自主学习的人,才是大学真正的开放。这是日本教育的重大课题。

请允许我自卖自夸一下,我所在的京都大学教育学部自从1987年以来,就招收社会人进入研究生院学习。在教育的现场获得的实际经验与大学内的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这样的门户开放,大学内的研究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在把日本的教育与其他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时,很多人指出,相比初等和中等教育,大学和研究生教育要落后不少。从文部省的预算来看,高等教育的充实应该更进一步推进。此时,作为大学的一员,我觉得大学自治的原则就极其重要,值得坚守,而我们是不是进行了足以让我们为“自治”而感到自豪的努力呢?这一点需要我们好好地反省

说到大学的自治,应该说,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大学一直抵抗着外来的压力,保卫着学问的自由,但是似乎过于注重“守势”,相对于主动出击来说,大学自治的关心度比较低。这让我们不得不反省,我们一方面自负地站在学问的最前沿,另一方面在体制上却在不断变得保守起来。在社会的变化显著而快速的今天,我们应该顺应这种变化作出逐步改变,并有必要重新考虑大学自治应该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