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活动的意义·
像道德这样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想法可以探索多种多样的道路,那么,像汉字或算术这样答案非常明确的内容,也能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吗?作为这种情况下的例子,电影导演羽仁进先生谈到了一段耐人寻味的经历(羽仁进《二加二不等于四》,筑摩书房)。
他回忆了自己接受幼儿园入园考试时的往事,当时,面试的人拿出两个丘比特娃娃,一大一小,问这两个娃娃有什么不同。本来只要回答其中一个大一些就可以了,但小羽仁觉得,既然大人特意提出这个问题,一定有什么深意。他觉得,虽然外表是一样的,但里面肯定有所不同,于是回答道,不把娃娃拆开来就不知道有什么不同。就这样,智力检查的结果,小羽仁被判定为智力迟滞,不能上幼儿园。
当存在“标准答案”的时候,只用正误来判断孩子的回答,就会漏掉非常重要的东西。正如小羽仁的例子所示,在错误的回答中,隐藏着丰富的趣味。如果着眼于这一点,即使所教的内容答案是明确的,也能成为创造性的教育活动。
要发展孩子的个性,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最好实行小班化教学,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没有异议。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一个班级的学生数太多了。最近比以前少了一些,也还是有四十人之多,这个数字应该进一步减少,控制在三十人以内。今后孩子的数量有减少的倾向,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好机会实施起来。此外,规模庞大的小学和中学,也应该分割开来。校长能记住全校学生的名字,这种程度是最理想的。全校最多可以有五百人。超过这个数字的话,校长就会成为仅仅作为管理者的存在。这样是不可能进行真正的教育活动的。
在发展个性、进行创造性活动时,也必须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以修学旅行为例,是把重点放在让教师尽可能容易监督上还是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重视后者,当然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危险性。
即使发生危险也没有办法,这样的态度当然不行,但是当教师尽力向着发展学生个性的方向努力时,一旦发生了事故,负责教育行政的人应该尽力保护这位教师,并且对大众进行可以接受的说明。不过,负责行政的人总是过分关注把危险减到最小,并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教育行政本来应该为了让教育成为更有创造性的活动而努力提供保护,现在却向着阻碍它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需要我们深刻的反省。
所谓创造性活动,是不允许标准答案的,在这一意义上,它是需要成本的。但是为将来着想,在教育上支付一些成本也是有必要的。一个国家注重文化遗产,留下很多“东西”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人”。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应该更为认真地思考一下,既然是经济大国,应该把相应的预算使用在教育上。
[1]临时教育审议会,日本1984~1987年设立的以教育改革为目标的临时机构。
[2]《日美结构问题调整协议》,是针对日美经济摩擦,于1990年7月达成的一项经济贸易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