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原因·

·各种各样的原因·

不上学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孩子由于家庭贫困而走上了歪路,懒得上学或拒绝上学。也有的孩子在初中到高中的过程中,由于精神疾患的发作而不能上学。还有的孩子在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出现短暂的旷课,然后又马上去上学了。

img

中小学不上学孩子的数字为占总数的比例

出处:《关于生活指导上诸问题的现状与文部省的对策》(1991年3月12日,日本文部省初等中等教育局中学科)

上述情况在外界看来也非常容易理解,而我们临床专家认为处于不上学群体的核心的,往往是那些对一般人而言很难理解为什么不去上学的例子。在数量上也可以说这种类型是最多的。这种类型的特征是,本人想要去上学,但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关于这一点容后面详述,这里我们先就不上学来谈谈更为一般性的一些情况。

我再重复一遍,不上学有各种情况,没有统一的对应方法,强调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有时斥责可以让孩子去上学,也有时不闻不问可以让孩子去上学,这些都是事实,但想要把这样的做法用在所有人身上,就是错误的。如果有人自负“只要交给我,一定让他去上学”,吹嘘自己这样那样的例子,但其方法却总是一定的,这时就需要重新考虑一下了。

“是否应该给予上学刺激”这样的一般性议论没有什么用处。勉强命令孩子去也没有多大意义,但有时说了反而更好。仔细想想,每个人都不一样,周围的环境也不一样,可以说根本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方法。大家都去上学,自己却缺勤,这件事本身就像是在主张“请把我看成与众不同的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