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得到学生的信赖·
青春期的孩子一般会对家长和教师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应该理解,因为这是孩子想要进行自立的第一次抗争。
但是,他们并不总是逆反的。相反,他们会对某个特定的大人寄予几乎可以说是绝对的信赖。应该说,这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是非常不安定的,有着想要找到某种依赖的心理。作为教师,如果得到学生深厚的信赖,自然就容易对学生进行指导了。那么,应该如何得到学生的信赖呢?
首先,教师自身要对如前所述的青春期的困难有彻底的认识。青春期有一定的困难是理所当然的,青春期问题的本质是孩子身上发生了连本人也说不清楚的惊人变化。教师充分了解这一点,之后就会和学生们在这一点上相互理解。学生在这样的教师身边就会感到放心,也会获得勇气,所以会给予教师信赖。
教师把这一点误解为对学生的困难视而不见,也是常有的问题。虽说稍许的困难是理所当然的,但视而不见和置之不理或轻易容许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错误就是错误,对此教师还是要有严厉的态度。刚才说过,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保护”,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犯错的问题时,表现出这种毫不动摇的严厉姿态,其实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
当青春期的孩子内心深处蠢蠢欲动的东西爆发出来,就不会轻易停下,而是一路狂奔地发展下去,连自己也没有办法。那些在校内暴力中狂暴的孩子,在大人强制性的制止下,一面拼死反抗,一面却露出放下心来的表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一方面,既然开始做了,就想不顾一切地做下去,而另一方面又希望有人能赶快制止自己,正是处在这两种矛盾的感情中孩子才会变得狂暴起来。
根据生物学知识,某个个体要作为个体成长,往往需要适当的抑制剂(inhibitor)。现在已经发现,人类的卵子在受精发育为胎儿之际,不仅细胞反复进行分裂,而且还需要适当的抑制因素使其分化为手、脚及头等身体各部位。如果没有抑制因素,就不会出现分化,也就是真正的生长发育。
在青春期,孩子内部涌现出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但如果它不断地反复爆发出来,就只会是力量的浪费,只有遇到强有力的抑制者,才会产生分化从而成长。也就是说,孩子会发觉自己内部的行动中混杂着很多因素,感情会变得丰富起来。为了真正的成长,分化和整合的过程不可或缺。在促使这种分化产生上,强有力的抑制者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
不知道这一点的人,有时会被尊重孩子的自由、理解孩子的心灵这样的花言巧语所蒙蔽,对孩子放任自流,随便他们做什么都可以。这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理解孩子的心灵,而只是为自己逃避作为教育者的职责而找出的借口。
关于教师作为“屏障”而存在的重要性,前文已作论述,不妨参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