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与依赖·

·自立与依赖·

在接触不上学的孩子时,我常常不由得意识到“自立”这个主题的重要性。当我问他们空想些什么,他们有时会回答“想要独自出去旅行”或“想要坐船去外国”等。有的在墙上贴满火箭图片。这些都和“出发”的象征有关。但是,为什么他们却与出发完全相反,完全窝在家中闭门不出呢?

很久以来,我一直反对把自立与依赖看成单纯的相反概念。在最近的心理学界中,这种想法也得到了认可,令我感到非常欣慰。把自立和依赖看作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的人,试图通过消除依赖来达到自立的目的,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只要回顾一下自身的情况,我们就会发现,“自立”了的人,也是一定程度上“依赖”他人的。人只有依赖他人才能生存下去。不过,只有把这样的相互依赖控制在一定程度以内,才可以称为自立。因此,想要自立的人,不是要消除依赖,而是要逐渐学会适度的依赖。

在通往自立的过程中,依赖往往非常重要。只有经历了充分的闭门不出和被包容的体验,才能走向下一个出发。刚才提到了“蛹”的比喻,而要理解这里所说的意义,也许设想一下鸡蛋或植物种子更妥当一些。没有相适应的温度等条件,鸡蛋是不会孵化的,种子也不会发芽。即使一直在家里闭门不出,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温暖,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就像鸡蛋和种子不知道在自己内部发生了什么一样,可以说,不上学的孩子也不知道在自己内心发生了什么。总之,这种感觉就像是某个时候突然可以去上学了。但可以认为,在其内部一直以来都在不断为自立进行着准备和斗争。

一门心思要找出“心理的原因”,也许就会成为打破鸡蛋或割破种子去调查里面的内容那样的事。真正的专家是不会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