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

瑞鹧鸪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

城头月落尚啼乌〔1〕。朱舰红船早满湖〔2〕。鼓吹未容迎五马〔3〕,水云先已漾双凫〔4〕。 映山黄帽螭头舫〔5〕,夹岸青烟鹊尾炉〔6〕。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7〕

熙宁六年作。《瑞鹧鸪》词,其形式和七言律诗的平起式全首字句、平仄相同。所以苏轼这词也被收进他的诗集里。桂林王鹏运四印斋重刻元延祐云间本不载,今从归安朱孝臧《彊村丛书》本《东坡乐府》选出。此题系诗集中题,朱本作词题。太守,陈襄字述古,熙宁五年八月自陈州迁任杭州太守。两县令,据查慎行《苏诗补注》:一个是周邠字开祖,时为钱塘县令;另一个仁和县令,可能是徐璹(shú熟)。

〔1〕写天色“未明”。

〔2〕暗写“两县令先在”。朱舰、红船,官船。宋时官船是涂朱红色的。诗集中作“乌榜红舷”。

〔3〕鼓吹(读chuì),仪仗乐队。未容,还不让。迎五马,接太守。古制:太守出,御五马,汉乐府《陌上桑》:“太守自南来,五马立躇踌。”后人以五马指太守。此句写“太守未来”。

〔4〕漾,诗集作“飏”。此句写“两县令先在”。汉时河东人王乔有神术,每月初一、十五能够从叶县去京师长安,原来他的一双鞋子是两只飞凫(音fú符,俗称野鸭)。这里以双凫喻两县令,言其来得这么快,到得这么早。隐含刺意。

〔5〕黄帽,戴黄帽的船夫。螭(chī痴),龙类。螭头舫,雕绘螭头的官船。

〔6〕鹊尾炉是提炉的一种,这种炉有柄,形如鹊尾。以上两句,写水上的船夫们候着,岸上的持炉人早燃起了炉香。未见太守的到来,先见排场的盛大。

〔7〕须臾,一会儿、片刻。这两句作者自写其萧闲之状,与前六句写湖上的热闹,仪式的铺张,两县令趋赴之唯恐不及,恰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