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夜归临皋
2025年08月10日
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1〕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2〕?夜阑风静縠纹平〔3〕。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4〕。
元丰五年作。
〔1〕东坡,地名,在黄州。这原是一片大约数十亩的荒地,作者开垦躬耕于此,并以这个地名作了自己的别号。同时也是作者对于前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忠州(今四川忠县)东坡垦地种花的一种仰慕和趋步。作者曾自云“平日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此事可作一例。
〔2〕营营,本义是往来不息,引伸为奔走名利。
〔3〕(hù户),绉纱。縠纹,喻水波之细。
〔4〕末二句是设想之词。但在当时却引起了误会,后来并传为佳话。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子瞻在黄州,与数客饮江上,夜归,江面际天,风露浩然,有当其意,乃作歌词,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者,与客大歌数过而散。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拿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当时苏轼出狱未久,被贬黄州,是被看管着的),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起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