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2025年08月10日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1〕。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2〕。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3〕。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4〕。
参寥子,僧人道潜的号。他是於潜人,能诗,名句如“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最为苏轼所激赏。他与苏轼友好。此词是作者于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从汴京寄赠他的。时苏轼又从杭州任被召入京任翰林学士,道潜在杭州。
〔1〕语本王羲之《兰亭集序》:“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非,变化了,过去了的意思。
〔2〕机,机心。《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成玄英注机心是“机变之心”。有机心,在庄子看来是不好的。忘机,就是老子所谓的“弃智绝圣”,“返朴归真”。这里指无意功名。
〔3〕谢公,谢安。《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及镇新城,尽室而行,造泛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这就是他的“雅志”——素志。作者早期有《水调歌头》寄他的弟弟苏辙云:“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州。……”意与此词略同。作者每以谢安自况,这时任翰林学士,也算是“受朝寄”,但却向道潜誓约:“雅志莫相违。”
〔4〕谢安“雅志未就,遂遇疾笃。……闻当舆入西州门,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后来谢安死了,他的外甥羊昙不忍过西州门,有一次醉中走过,就悲感起来,痛哭而去。西州,这里指润州。沾衣,谓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