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2025年08月10日
南乡子
晚景落琼杯〔1〕,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2〕,初来,万顷蒲萄涨绿醅〔3〕。 春雨暗阳台〔4〕,乱洒歌楼湿粉腮〔5〕。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此词的编年,傅藻《东坡纪年录》谓“甲寅润州作”,朱彊村注本据之编于熙宁七年。傅榦注本题作“黄州临皋亭作”。龙榆生《东坡乐府笺》附考云:“傅注本既作黄州临皋亭作,则当编辛酉,时先生年四十六,方寓居临皋亭也。朱刻既从纪年,编入甲寅,姑仍之,以待更考。”按此词设意遣词,与下首近似,或以依傅注编年为是。又,苏轼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贬官来黄州,五月即迁居城南临皋亭,实为庚申而非辛酉。然此词乃写春景,故以编在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春作为是。
〔1〕琼,美玉。琼杯,泛指质地优良、制作精美的酒杯。宋代以瓷器之佳者称“假玉器”。
〔2〕岷峨——岷山和峨嵋山,均在四川省北部。岷山下是岷江,南流入长江。岷峨山上的积雪,春来溶化,泻流而下,增加了长江的水势,故云雪浪。作者《与范子丰书》:“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岷峨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
〔3〕蒲萄,即葡萄。西域人以葡萄酿酒,味极美。醅(pēi胚),未过滤的酒,亦作酒的泛称。此句言江水初涨,有如万顷葡萄美酒。
〔4〕阳台,借指欢娱之处,启下句的“歌楼”。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5〕粉腮,代指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