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1〕。 雪沫乳花浮午
〔2〕,蓼茸蒿笋试春盘〔3〕。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从金陵北上,准备赴汝州。但他本意不愿去汝州,所以沿途行进迟缓,元丰七年冬方抵泗州,并在泗州写了《乞常州居住表》给皇帝。泗州在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北,故城已在清代康熙年间沉入洪泽湖中。
〔1〕漫(mán蛮)漫,一般形容空间的广远或时间的长久,这里却是指水流的舒畅。三句均描写早春景象。
〔2〕雪沫乳花,状茶水上的白泡,茶叶细嫩(所谓“雪芽”)加上水沸适当(所谓“蟹眼”)所呈的现象。唐、宋时喝茶讲究这些。曹邺《茶诗》:“香泛乳花轻。”
(zhǎn展),即盏,茶杯。
〔3〕蓼,野生植物,古称辛菜,可供食用。蓼茸是指它的嫩芽。蒿笋,这里指莴苣菜的茎。东晋时立春日以萝卜、芹菜置盘中送人,表示贺春,叫做春盘。这种风俗,宋时和宋以后还有。这里“春盘”点明尝试蓼、蒿的季节,与上句“午”字置于“
”字之上以点明品茶的时间相对,而又是一白一绿——“雪沫乳花”和“蓼茸蒿笋”,使人感觉轻快、鲜明,为下句“有味”“清欢”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