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1〕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2〕。乱石崩云,惊涛裂岸〔3〕,卷起千堆雪〔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5〕,雄姿英发〔6〕。羽扇纶巾〔7〕,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8〕。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9〕。人间如梦,一樽还酹〔10〕江月。

赤壁,著名的有两处,其一在今湖北省蒲圻县所属的长江北岸,背靠乌林,是我国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战场。孙权、刘备联军在这儿击败了曹操,以后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作者所怀的就是这个古事、这些古人。但他所游的赤壁却是另一赤壁,在黄州城外,也叫赤鼻矶的。此外,还有武昌的赤圻、汉阳的乌林山,也都称赤壁。此词元丰五年七月作,同时还写了《赤壁赋》。

〔1〕故垒,前人的营壁。

〔2〕三国,一作“当日”。周郎,周瑜,字公瑾,当时东吴的将军,孙、刘两家联军的前敌总指挥。这一战役是他发挥了高度的战争艺术,因此赤壁的名字和他的名字联在一起,故云“周郎赤壁”(一作“孙吴赤壁”,似逊)。说“人道是……”,足见作者对于其地未经考证,不作肯定。文学创作并不等于史书、地志,似不必以苛细的考证来寻求一名之当不当,一地之错不错。

〔3〕这两句各本不同,崩云或作“穿空”,裂岸或作“拍岸”,或作“掠岸”。

〔4〕千堆雪,形容浪花。李煜《渔父》词:“浪花有意千重雪。”

〔5〕小乔,《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作小桥:“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孙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事在建安三年,时瑜年二十四。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小桥嫁瑜,已逾十年之久,说“初嫁”,是为词刷色,以加强英雄美人故事的气氛。

〔6〕英发,英俊开朗貌。这句写周瑜。《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载,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和吕蒙,他说:“公瑾雄烈,胆略兼人”;吕蒙“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

〔7〕纶(guān关)巾,以丝帛做的便帽。羽扇纶巾,是在野的服饰。这句借服饰形容其雍容悠闲之状,——藐视敌人。或以为指诸葛亮,那也许是错觉,由于元代以后小说、戏曲中把羽扇纶巾当作了诸葛装,而诸葛亮又恰是参加了赤壁之役的原故。

〔8〕这句是说曹兵为火攻所败,如灰飞烟灭。强虏,强大的敌人。当时曹操的军队——包括南下的中原兵和新降的荆州兵,约五十万,孙权、刘备联军仅五万,比例上是十对一。别本强虏作“樯橹”,音相近;则此句指战船被焚,意亦可通。惟此战役,孙刘联军,水陆并进,以火攻开始耳。

〔9〕华发,半白的头发。

〔10〕酹(lèi累),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