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和贺方回〔1〕韵送伯固〔2〕归吴中

青玉案 和贺方回 〔1〕韵送伯固 〔2〕归吴中

三年枕上吴中路〔3〕。遣黄犬〔4〕,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尽是——老子〔5〕经行处。 辋川图〔6〕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7〕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8〕针线,曾湿西湖雨。

元祐七年作。《苕溪渔隐丛话》引《桐江诗话》谓此词为姚进道作,《阳春白雪》录入作姚志道词。均非。

〔1〕贺方回,名铸,号庆湖遗老,宋代大词人之一,著有《东山乐府》。他的《青玉案》原作是:“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深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他并因此词而得名,人称“贺梅子”。黄庭坚诗云:“解作江南断肠句,人间唯有贺方回。”

〔2〕伯固,苏坚的字,他曾任杭州监税官。苏轼在杭州太守任内对西湖的一些建设如开湖、筑堤、疏河等,多半是出自苏坚的建议和设计。

〔3〕朱注:“案伯固于己巳年从公杭州,至壬申三年未归,故首句云然。”

〔4〕《晋书·陆机传》载,机有黄耳犬,能从洛阳带书信到吴,又从吴带回报到洛。

〔5〕老子,年老者自称,宋人习用此语。

〔6〕辋川,地名,在蓝田县,是唐代诗人、大画家王维的隐居处。辋川图是王维绘在蓝田清凉寺的壁画。

〔7〕高人,高蹈不出仕的人,犹如说隐士。王维曾作过尚书右丞,过去习惯上称他为王右丞。这里上句说“春暮”,下句说“归期”,用王维《归辋川作》:“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8〕小蛮,人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家妓,善舞。这里苏轼借以指他的妾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