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一年三过苏,最后赴密州时,有问:“这回来不来?”其色凄然。太守王规甫嘉之,令作此词。
一年三度过苏台〔1〕,清尊长是开〔2〕。佳人相问苦相猜〔3〕:“这回来不来?” 情未尽,老先催,人生真可哈〔4〕。他年桃李阿谁栽?刘郎双鬓衰〔5〕。
熙宁七年五月苏轼已奉调知密州(治今山东诸城),实际上直到九月他才离开杭州。此词当是离杭不久途经苏州时作。
〔1〕台是古代官署名,这里是对苏州太守的尊称。
〔2〕尊,通樽——酒杯。长是开,总是这样设宴款待。
〔3〕佳人,酒筵上的歌妓。苦,多次、反覆。句意应是因苦相猜而相问。
〔4〕哈(hāi嗨),当时口语;可哈,即可笑。
〔5〕刘郎,指唐代诗人刘禹锡。他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重到长安,游玄都观,看到观里有许多桃花,无数的游人。——那是他十年前任屯田员外郎初游玄都观时所没有的。他写了一首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里作者以刘郎自比,以桃李喻佳人,表面作嘲笑口吻,暗中隐含着像刘禹锡那样的牢骚——对朝政用人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