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

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

谁作桓伊三弄〔1〕?惊破绿窗幽梦〔2〕。新月与愁烟,满江天〔3〕。 欲去又还不去〔4〕,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5〕,水东流。

熙宁七年二月在润州作。金山,在润州西北长江中(今已与长江南岸相连)。柳子玉,名瑾,吴人。

〔1〕桓伊,晋时人,字子野,善吹笛。《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徽之“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三弄,即三调,三个曲调或一调反覆三遍。此句是说听到笛声。

〔2〕绿窗,碧纱窗,此处代指居室。幽梦,犹如说酣梦、沉睡。

〔3〕二句言离愁之深广。

〔4〕此句之意即“欲不去又还去”——想不去又不得不去。

〔5〕“飞絮”叠用,使之与上句句断而意不断,实际就是“明日落花飞絮送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