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初春病起

一丛花 初春病起

今年春浅腊侵年〔1〕,冰雪破春妍〔2〕。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3〕。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4〕。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5〕。衰病少悰〔6〕,疏慵〔7〕自放,惟爱日高眠。

此词各本均不编年,玩其词意,似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初作,旁证见注〔1〕〔2〕。姑置此,待更考。

〔1〕旧历遇有闰月之年,其前立春节候较迟,故云“春浅”。虽交正月,因未立春,按节令来说,还是腊月的节令,故云“腊侵年”。腊,本指岁终之祭,人们遂以腊月称十二月。苏轼在黄州期间只赶上一次“腊侵年”,即元丰六年(是年闰六月)。

〔2〕破春妍,犹言露春意。作者元丰六年作《正月三日点灯会客》诗,首二句为“江上东风浪接天,苦寒无奈破春妍。”此词与诗意近,故疑亦同时作。

〔3〕信,信息、消息。虽有信息,无人察觉,只是在“柳际花边”稍有透露。

〔4〕钟鼓声音清圆是天气晴暖的征候。以上三句写自己意念中的感受。

〔5〕二句是设想之词。

〔6〕少悰(cóng从),少欢趣。

〔7〕疏慵,闲散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