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1〕,思量却是:无情有思〔2〕。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3〕。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4〕。晓来雨过,遗踪〔5〕何在?一池萍碎〔6〕。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7〕。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8〕

此词亦元祐二年作。凡和人诗、词,依照原作的脚韵叫次韵,也叫步韵。章楶的原词是:“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其中坠、思、闭、起、缀、碎、水、泪八处是本调的韵字,亦即韵脚。

〔1〕此句描写杨花离开了枝头,落在路旁。

〔2〕思(读sì四,去声),这里作名词用。此句用杜甫《白丝行》“落絮游丝亦有情”句意。

〔3〕以上写杨花全用拟人的手法。唐·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里隐括其意。

〔4〕此句写落花,是陪衬的写法。缀,联系。

〔5〕遗踪,留下的踪迹,指雨后的杨花。

〔6〕这句是说杨花落水,看来像是浮萍。前人亦有杨花落水化为浮萍的说法。

〔7〕二分尘土,应上文“抛家傍路”,言杨花三分之二在路旁。一分流水,应前句“一池萍碎”,言杨花三分之一在水面。三分春色,就这样地消逝了。

〔8〕唐人诗:“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此用其意。曾季狸《艇斋诗话》曾举出,并誉为“夺胎换骨手”。按:《水龙吟》旧谱,末三句的句式是五、四、四,如章楶原词“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又如作者另一《水龙吟》末三句“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均同。这里却变化了句式,成为七、三、三,故应点作“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