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

永遇乐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1〕,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2〕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3〕,能道使君〔4〕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清禁〔5〕,夜永〔6〕露华侵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此词熙宁七年在海州作。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楚州,今江苏淮安县。时孙巨源应召入京,任修起居注(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知制诰(替皇帝拟稿)。按傅藻(一作“img”)《东坡纪年录》所载,熙宁七年十一月三日苏轼已抵密州,与此处所言不合。或以为序文“十一月”的“一”字乃衍文,实为十月十五日也。然十一月十五夜为“月当头”节日,或此夕与客会于景疏楼上赏月,词中皆有月光,傅说亦未尝可尽信。

〔1〕孤光,远照独明之光,这里指月光。三度孤光又满,指三次月圆。序中说自八月十五日与孙巨源别,至十一月十五日以词寄巨源,恰经三月。若以十月十五日至海州计,则当以八月十五日为第一次月圆。姑存两说。

〔2〕伊,指月。明,天亮。

〔3〕濉(suī虽),水名,宋时自河南经安徽流入江苏北部的泗水。这里濉上指海州,是说孙自海州来。

〔4〕使君指孙。原作史君,史、使,唐宋人通用。

〔5〕唐以中书省(中央行政官署)称西台,以别于门下省之称东台、御史之称南台。西台也称西掖、西垣。宋沿唐制,这些名称也照旧。清禁,指宫中。修起居注、知制诰是所谓“近臣”,是在西垣清禁办公的。

〔6〕夜永,夜长、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