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1〕,留别雪堂〔2〕邻里二三君子。会〔3〕李仲览自江东来别〔...
2025年08月10日
满庭芳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
〔1〕,留别雪堂
〔2〕邻里二三君子。会
〔3〕李仲览自江东来别
〔4〕,遂书以遗之
〔5〕。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6〕!坐见黄州再闰〔7〕,儿童尽楚语吴歌〔8〕。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9〕。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10〕。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四月作。
〔1〕时作者奉调为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团练副使。
〔2〕雪堂,作者在黄州时所筑。
〔3〕会,正当、恰逢。
〔4〕李仲览,名翔。他是奉杨元素命来看苏轼的。
〔5〕遗(wèi畏),一作馈,赠与。
〔6〕用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句:“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强半,大半。是年苏轼恰四十九岁。苦,甚、极之意。
〔7〕作者自元丰三年二月到此时,在黄州已超过了四年。其间元丰三年有闰五月,六年又闰六月,故云“再闰”。坐见,白白看着,空过了的意思。
〔8〕言长期在吴、楚,孩子们相随既久,已不复作乡音。《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诗中有云:“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
〔9〕老,这里作动词用;东坡,这里是地名。老东坡,老死在东坡之意。苏轼在这儿开垦躬耕,原想终老于此,所以他以这小地名作自己的别号。参看《临江仙·夜归临皋》注〔2〕
〔10〕柔柯,细枝,这里指柳条。《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音bá,野宿的意思)。”召伯在甘棠树下住过,那棵树就得到人民的爱护;这棵柳树是苏轼所栽。“好在”,问候之词;“莫剪”,嘱托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