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浪漫主义精神

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浪漫主义精神

共产主义的思想性并不表现在背诵一些共产主义的真理,它首先是一种崇高热情的激发。如果缺乏生气勃勃的情感生活,少先队组织就会变得软弱无能、消极懒散。只有当一种思想表现为奋发的精神,表现在斗争中,表现在遇到困难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的时候,它才能成为激励少先队集体奋发向上的因素。使一种崇高的思想充满鲜明的感情——实质上这就是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浪漫主义精神。遗憾的是,有时候人们却把它看做是一种可以脱离思想政治教育的东西。思想生活的丰富多彩——这就是浪漫主义精神。

当少年列宁主义者的生活中充满了“成年人”的兴趣和志向,并把他们自己看做成年人的时候,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精神。绝对不容许用“牛奶一样的思想”去“哺育”少年,教育他们上课不要迟到呀,要认真做好家庭作业呀,等等。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固然都是很重要的职责,但是在这个基础上不可能建立起丰富多彩的思想联系,它们也起不了鼓舞作用。假如只要求学生尽到这些职责,那么对于鼓励学生去进行斗争、克服困难、形成思想上的信念来说,这个范围太狭窄了。要形成思想上的信念,就必须有丰富多彩的思想联系。如果在少年时期和青年初期有的学生对待学习不负责任,这就表明,在他的生活中缺乏那种能使他的日常劳动增添光辉的火花,缺乏那种为真正的(少年们称之为“成年人的”)事业而进行斗争的信念。

在对集体进行教育的时候,我们总是努力使少先队员们感到,在为一个伟大、崇高的理想而进行的斗争中,他们是志同道合的人。这个伟大而崇高的理想,就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质。“成年人的”思想首先体现在为社会而劳动,体现在积极参加为人们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工作。当我的学生们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通过讲述列宁的思想把他们引进成年人的世界。我给他们讲了列宁的生平以及他为创立共产党而进行的斗争,讲了革命,讲了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艰苦岁月以及国内战争,讲了社会主义建设,也讲了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侵略者而进行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我慎重地向学生们发出了号召:“你们也应当成为像列宁那样的人!”。要使认识变为信念,就必须顽强地鼓起全部精神力量。随着孩子们对应当怎样生活和斗争、我的理想应当是什么这样一些问题进行愈来愈多的独立思索,他们就会更深刻地受到道德思想的鼓舞。我给少年们讲述关于列宁和列宁思想的故事,首先是为了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去激励他们。个人的最大幸福,莫过于为某种比个人利益更重要的东西进行斗争。帮助孩子们得出这个结论的,正是那些揭示列宁思想实质的光辉事例。

我认为,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浪漫主义精神的实质,在于使孩子们在做一件社会所必需的事情时,感到自己是幸福的。这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件最复杂的事情。这里会遇到很多类似漠不关心、高谈阔论这样的“暗礁”。我总是非常谨慎地对待少年们为达到确定的目标而作出的尽责的保证。要作出这样的保证,必须具有高水平的道德修养——认识到生活就是为了履行职责。一个集体的成员只有具备了高尚的思想面貌,有决心为他人劳动,并从而感受到劳动的幸福,他才会承担起某种义务。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每个少年才会从与自己承担的义务相联系的工作中产生自豪感,因为他是在人们面前以自己的良心来承担这些义务的,他想到,他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这种自豪感也就成为个人的精神财富。

如何就这样一种复杂的事情进行教育,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列宁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崇高精神成为个人的一种动力,成为他行为的动机。不要让少年把他为什么而劳动、为什么去克服困难以及什么东西在激励着他这样一些话老是挂在口头上。应当使他把这一切埋在自己的心灵深处。

我们看到了一块光秃秃的、受到阳光烤灼的坡地。“这里将出现一个‘休憩园’。”——少年列宁主义者们这样决定。我们在坡地上挖了一些坑,种下了苹果树。开始了长期的并不轻松的养护工作,这个工作在少年们的精神生活中构成了整整一个时期。夏天和秋天要给树木浇水,不然它们就会枯死,但是,每浇灌一次就要打几千桶水。冬天要在树旁盖雪,还要注意保护它们免受兔子的袭击。假如我们在困难面前退却了,或者半途而废,那么在少年们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空虚和伪善的感觉。

这件工作进行了一年以后,我们少先队中队又着手做另一件事:开辟一个葡萄园。我们把同样一个荒芜的、杂草丛生的小山丘开垦出来,耙松了泥土,挖了一些深坑,种下了细嫩的树苗,并采取措施防止土壤受到侵蚀。葡萄比苹果更难照料,要费更多的功夫。少年们在每一枝灌木的周围培上了不少肥沃的土壤。这不是单纯的劳动,我们是在和大自然进行斗争。大家都感到彼此是志同道合的战士。很少有人提到集体荣誉,但恰恰是集体的荣誉感激励我们去克服困难。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对集体的责任感。团结一致的精神——这大概是可以用来评价每个少年对待集体事业的态度的最精确的字眼了。绿色的嫩芽使我们感到喜悦,这些嫩芽是我们集体的美德的具体体现。

两年以后,在我的学生们读完六年级的时候,我们所开辟的“休憩园”和葡萄园突然遭到了自然灾害——干旱的袭击。大自然似乎在考验我们。土地在骄阳的烤灼下龟裂了。在6月炎热的一天,当我们来到花园,看到了由于酷热而枯萎的幼叶时,不禁问道:“难道我们就此退却吗?”“不,决不退却”。——少年列宁主义者们许下了这样的诺言。就在那天晚上,少年们决定用一个响亮的、富有表现力的名称——“不可战胜者”来称呼自己的集体。他们立下了独特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誓言:“决不向大自然的恶势力这个敌人屈服,也决不向自己的懒惰和不愿劳动的习气妥协”。

就在这儿,在这6月的星空下,大家一个字都没有提到思想上的坚定性。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从内心深处感到自己配不上这样的字眼——绝对不是,——而是因为少先队员的浪漫主义精神表现为更细致、更复杂的感情和体会;不管我们已经取得了多少成绩,我们前面总是有个理想,我们总是前进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这种信念鼓舞着我们去克服困难——这就是这种崇高精神的实质。没有这种崇高的精神,也就谈不上什么少先队员的浪漫主义精神。孩子们的心灵总是倾向于精神振奋、勇往直前。因此,假如你想要使这种崇高精神的火花在少年们的眼中永不熄灭,那就决不能容忍那种安于现状和心安理得的态度:我们已经达到了目的,可以休息一下了。想要在思想生活中停息一下,就像战士们想在战场上睡一觉一样,是不可思议的。

几个星期以后,少年们为自己的“不可战胜者”中队规定了明确的口号:“永远战斗,决不退却!”这句话号召、鼓舞并激励每一个人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用集体的眼光来观察一下自己。除了这个口号以外,少年们还画了一幅画作为我们“不可战胜者”这个中队的象征,这幅画形象鲜明地体现了我们斗争的内容和目的:一串葡萄和一片绿叶正受到蓝天中骄阳的烤灼。这幅画的意思就是:不管怎样,我们一定要让生命获胜,要让葡萄开花结果,美化生活!我们要把幸福带给人们。

在坡地上的花园里,也就是离我们的“理想之角”所在的那个沟壑不远的地方,我们搭起了一个草棚,每天派两名少先队员在那里值班。每天傍晚和夜里,都要给树木和葡萄浇水,有时候一清早就要浇。我给少年们讲了有关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美的人的故事,通过那样的故事使他们灵感的火花永不熄灭。我不大敢采取直截了当的做法。因为我感到,在少年们所进行的那种精神斗争中,直截了当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假如我在每次紧张劳动之前,都要先讲个故事来鼓舞斗志,这就贬低了他们崇高的思想,也是对他们心灵的不信任。少年们会对这种直截了当的做法进行猜度,把它看做是对他们的不信任。因此,我所讲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与劳动无关。我愈是能巧妙地找到这种与劳动无关的讲故事的形式,就愈能使少年们的精神生活与劳动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这种有机的联系存在于他们的心灵深处: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对道德美无限神往并因此而激动不已。由于崇高的思想对大家都能起到鼓舞作用,使整个集体都受到精神上的鼓励,因此,少先队员们感到彼此是思想上一致的同志。

两年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自己劳动的初步成果:葡萄枝蔓开始结果了。大家都为取得的成果感到欢欣鼓舞。我们把自己劳动的果实分给了学龄前儿童、老人和病人。第一批葡萄摘下来了,我们把它们送给了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的母亲,送给了那些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农业劳动而受到全村尊敬的老奶奶和老爷爷们。我深信,对少先队员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全部逻辑和哲理在于这样一个使人豁然开朗的真理:一个人在为人们而劳动的过程中花的力气愈多,并在这种劳动中表现得愈出色,那么,他心里要求进步的愿望就愈强烈,他所表现的个人愿望、志向和工作热情就愈纯洁、愈高尚。少先队员的浪漫主义精神的实质,就在于具体体现和确认人的内在的精神力量:一个人能够在自己集体所创造的成果中,看到自己本身的美,看到自己同志的美,看到自己集体的美。

与葡萄园同时开辟的一个葡萄苗圃里,长出了几百株树苗,我们把葡萄树苗都分给村里的人。村子里也就出现了几十个葡萄园。在秋天和冬天的晚间,少先队员们经常到集体农庄的庄员家里去串门,人们围着灯火坐下来,听我们讲大自然和科学,讲人和社会,讲离我们很远的国家,讲各国人民为反对剥削和战争而进行的斗争。我们向农庄庄员们解释,如果认认真真地干一番的话,那我们的土地可以获得比原来多好几倍的收成。我们想努力做到使葡萄在我们村里成为像面包一样平常的食品,因为吃葡萄的人能够长寿。

我们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成果而欢欣鼓舞,但也清楚地看到了不够理想的一面。我们发现,在甜菜地里劳动的集体农庄庄员们,午休时只能在灼人的阳光下休息,于是我们便在田野里开辟了3个丁香园。大人们帮我们一起干。两年以后,人们就能在树阴下休息了,春天的时候还可以欣赏丁香花。与大自然斗争的天地随时随地都为我们敞开着。庄稼地里有一道很不容易发现的小沟——这是造成土壤流失的可怕征兆,它很快就会形成一个沟壑。我们开始了战斗:种了一些树,造了一道防止土壤流失的防护林。

我们还把劳动和游戏结合在一起。这种游戏的目的是从审美和情感的角度表现为争取美、人性和友谊而进行的斗争,体会精神上的一致带来的欢乐。没有游戏,也就不可能有少先队员的浪漫主义精神。学校里的一座楼房上有个阳台。有一次,少年们发现阳台上长着野菊花。他们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在这儿再开辟一角——美丽之角。他们想对这个打算保守秘密。孩子们经常在晚上到学校里来,把带有腐殖质的土壤搬到阳台上。到了春天,他们搬来了一丛玫瑰,悄悄地浇灌着它们,不让其他同学知道。玫瑰开出了绚丽的花朵。在夏天寂静的晚上,少年们聚集在这里,他们读着有趣的书,幻想着一些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的奥秘。

少年们对童话故事的兴趣还没有消失。有许多游戏是以童话故事为基础的。在五、六、七年级结束的时候,我们的集体都要出去旅行几天。这是到童话世界里去进行的极其有趣的游历。在第聂伯河纵横交错的支流中间,我们发现了一块人的足迹好像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那儿有一个寂静的、仿佛沉睡着的湖泊,还有一个树木丛生的小岛。岛上有很多野猪。在树林里,我们看到了一只驼鹿。少年们把这一小块地方称作“神秘世界”。我们下决心要保护这块地方。每年夏天我们都要在树林里安排两个住处:一处在第聂伯河岸上,是男孩子住的;另一处在岛屿深处,是女孩子住的。我们想出了一些有趣的游戏:夜渡湖泊和编造木筏等。男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游戏是“通过游击队的道路”。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干草,为山羊和驼鹿储备过冬的饲料。为了使自己的“神秘世界”不致受到“怀有好奇心的”猎人的侵袭,我们在通往岛屿的道路上设置了一些障碍,堆放了很多椿树和石块,这样,在冬天就能使外人看不见通向岛屿的道路。

寒假里,我们悄悄地来到了“神秘世界”。我们找到了一个山洞,搭了一个冬天用的厨房,在那儿煮食物,在炉灶旁取暖。我们从雪下挖出了干草。冬天的驼鹿变得特别驯服。有一次,我们在岛上遇到了暴风雪。我们静静地谛听暴风的呼号,同时捕捉到了某些神秘莫测的声音。在那儿,我们读完了杰克·伦敦的《北方故事》和游击队统帅斯·科夫巴克的描写游击队从普季夫尔英勇地远征到喀尔巴阡山脉的书。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我们还玩了一些军事游戏:攻克“敌人的碉堡”、强占“难以攀登的高峰”。

在一次夏季旅游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长着许多树木和灌木的沟壑。在沟壑深处我们找到了一个明镜般的小湖,还看到了湖里的鱼。这些鱼怎么会到这儿来的呢?也许是春天潮汛时从别的地方冲过来的吧?但即使是在最大的春汛,别的湖里的水也到不了这儿呀。就这样,这个小湖里的鱼始终是个谜。在离湖不远的地方,长有一棵椴树,它挺拔壮观。这棵大树下面长着20来棵小椴树。深秋时分,我们又来到了这个沟壑,把小椴树都挖了出来。现在,七年级快要结束了。还在五年级的时候,孩子们就栽下了一些友谊树。每一棵树由一对朋友来栽种。栽树的地方是保密的,因为友谊完全是个人之间的事。我的希望是要形成精神上的一致,这种精神上的一致应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且应当作为一种最珍贵、最亲密的东西保存下来。如果你想使集体的精神生活丰富而有意义,那就应当创造一种富有纯洁而又高尚感情的个人生活,创造一种能给个人带来幸福的生活,创造一种谁都不能干预的生活。这是教育工作中非常细致的一个方面。

朋友们找到了几个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的角落,种下了从沟壑中掘来的小椴树。假如你想要找到一种比崇高的友谊所表现的浪漫主义精神更能使少年的心灵变得高尚起来的力量,那恐怕是很困难的。不让少年去体验友谊的美和人所表现的忠诚的美,少年的心就会对忠于职守、忠于祖国这样崇高的道德思想无动于衷。如果不存在人对于人的高度的需求,也就不可能产生对于某种思想的忠诚。我努力使友谊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在儿童时期和少年时期就能扎下根来。由于感觉到了对人的需求,在少年的心中就产生了忠于人民的崇高思想。在体会到友情的同时,孩子们认识到了人民的美、人民理想的美、劳动的美和创造的美。

我的学生们在五年级学习的时候,我们学校与哥美耳州[12]的科尔米扬斯克中学结成了友好学校。我们的少先队员每年都要到白俄罗斯的朋友们那儿去做客,而白俄罗斯人也每年都要到我们这儿来。在白俄罗斯的森林中或者在我们的树林里举行少先队的营火晚会,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白俄罗斯客人第一次来做客的时候,我们开辟了一个“友谊园”——我们和白俄罗斯的少先队员们一起栽种了苹果树、樱桃树、李树和杏树。我们亲爱的朋友每来一次,就给“友谊园”增添一些树木。在少年们所从事过的劳动中,从来还没有哪一种劳动能像照料“友谊园”中的树木那样明显地体现出崇高的公民感情,体现出一种深切的发自内心的感情。每一个少年都把自己心灵中最真挚的热情灌注到这个劳动中去。我们作教导员的都深信,我们的学生和兄弟民族的儿童建立的友情,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少年的心灵变得高尚起来。在这种感情的支配下,少年的心灵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个对别人漠不关心和冷漠无情的人会变得同情和关心别人;在一个利己主义者身上会产生对于别人的责任感。

托利亚、佩特里克、柯利亚和季娜所处的家庭环境使他们的心变得冷漠无情,但他们也到白俄罗斯的朋友们那儿去做了几次客。我决不会忘记,托利亚和他的同龄人如何成了永久的兄弟,他和他们告别的时候,难过地哭了,而且并不因为自己流了眼泪而感到害臊。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流泪,也是第一次动感情,那是由于他感受到了一种高尚的需求——对人的需求——的美。我高兴地注意到,托利亚的性格在发生变化:这个男孩对别人说的话反应灵敏了,也容易接受了。有些话过去他好像听都听不进,而现在,这些话会使他激动,忧虑,促使他去干预周围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

从白俄罗斯朋友们那儿回来以后,托利亚忽然发现,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个残废的学龄前儿童彼德里克。这个卧床不起的小孩子的不幸使托利亚非常不安。有一次彼德里克对托利亚说:“你多幸福——你能在地上走来走去,能走到池塘旁边的柳树那儿去……”这些话深深地刺进了这个12岁的少年的心坎。他到我这儿来,向我描述了自己的这个小朋友的眼神。在彼德里克的眼神中,他看到了一种祈求:带我到树林里去,到田野里去吧,哪怕是一次也行!他和这个小孩子的友谊就这样开始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在培养托利亚的情感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有一次,白俄罗斯朋友们带来了一些云杉树和花楸树的树苗,这些树在我们这个地区是非常罕见的。大家一起开辟了一条“友谊林阴道”。而我们给白俄罗斯朋友送去了苹果树苗。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上也就出现了一个绿色的友谊园。当少年们挖掘着我们乌克兰的普通泥土,把它们装进箱子里,准备运到白俄罗斯,倒在那儿的苹果树下的时候,——在这千载难逢的时刻,他们体验到一种深刻而又细腻的感情:但愿这些苹果树在那儿长得更壮实。而当少年们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上把这些箱子打开,把苹果树苗种下去的时候,我在托利亚、佩特里克、柯利亚和季娜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个人由于高尚的思想境界而发出的光彩。在这种时刻,一个人就是在攀登道德美的顶峰。他会感到自己在精神上是充实的,会体验到实现人民的神圣理想的崇高感情。我下定决心,要引导每个学生都经历这样的过程,要和每个学生一起攀登道德美的顶峰。生活使人确信,思想教育——这就是培养一种用理智和心灵去认识世界的极其细致的能力。

少年们的道德感和审美感愈细腻,他们就愈能敏锐地领会教导员的话,而我向他们讲述的故事中的形象和情景也就能对他们的意识产生十分微妙的影响。和白俄罗斯朋友的会见给少年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他们对我所讲述的有关列宁思想的故事就特别容易理解。细致的感受、对他人的精神世界全心全意的深入了解、对于人的深刻的需求——这一切都确保少年们易于接受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为人民的利益去建立功勋、为捍卫红旗和少先队的红领巾而战斗的浪漫主义精神。我向这些少年列宁主义者讲述应当如何忠于少先队的誓言,向他们讲述那些为了维护革命红旗的荣誉而献身的英雄们的丰功伟绩,这时候,我看到少年们的眼中燃起了崇高的感情之火。在这样的时刻,我就会想起很多学校教师的抱怨:“为什么少先队员们有时候会对红领巾没有感情?为什么有时候他们甚至不好意思戴红领巾?”这是因为在思想教育方面常常缺乏牢固的情感基础。一种思想只有在与美感、与人的高尚情操牢牢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成为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成为他心灵的财富。如果一个人珍惜道德美,他就不可能把这种思想从自己心中去掉,就像不可能把自己的心摘掉一样。

到了八年级,我们班级里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少年们带着异常激动的心情筹备这件大事。少先队中队的全部精神生活,实质上就是准备参加共青团组织,少年们把共青团看做是成年人的组织。主要的是应当让每个人通过各自不同的途径参加共青团,应当使参加这个组织的每个人都是各方面成熟的人。不要认为,我们对八年级的少先队员们说了声“现在你们已经是共青团员了”,并且在庄严的气氛中授予他们团证之后,也就帮助他们成为成年人了。如果一个教导员天真地相信团证的魔力,这往往会造成他所意料不到的后果:假如少年感觉到,在庄严的入团仪式之后,人们就把他忘了,他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了。更有甚者,他还会认为:人们口头上说的那些高尚的、庄严的话,原来都是虚情假意。

要使每个少年在公民感和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已经成熟的基础上加入共青团,——我们对这一点是很重视的。在这方面,个人社会工作的锻炼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努力使我班上的每个少年都能体会到“别人需要我”这样一种感情,体会到个人为集体而工作的乐趣。一个人不仅应当极其认真地完成委托给他的任务,——他还应当成为某些重大的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只有这样,他才有条件加入共青团。每个人都必须找到一种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工作。

在七年级的时候,万尼亚就已经是少先队的大自然探索者小组的领导人了。他也有自己的学生——三四年级的同学。暑假期间,万尼亚带领孩子们去旅行:少年育种家们一起去寻找最耐寒的小麦品种。他很关心自己的小伙伴,时时关注着他们的成功和失败。我们所有的教导员都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使每一个少年的社会工作都贯穿这样一种精神:和低年级同学建立细致而又多方面的关系。

在六年级,尤尔科成了校内的一个机械师,学校的一切技术设备(拖拉机、汽车以及修理用的器械)都是由机械师们管辖的。渐渐地以尤尔科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少年机械师小组(由三至五年级的少先队员组成),他们在这个小组里学习内燃机的原理。这种社会活动的教育作用在于:少年们在活动中所看到的首先不是机器和器械设备,而是活生生的人。

到了七年级,很多少年走出了校门,乡村和集体农庄成了他们开展社会活动的场所。有些男孩子和女孩子爱上了在居民中间传播科学知识这个有意义的工作。他们干得很出色。村子里成立了“尊书者协会”,少年们也参加了这个协会的工作。在村子的一些边缘地区,在秋天和冬天的晚上佩特里克、塔尼娅、柳达和柳芭经常为集体农庄的庄员们朗读文艺作品。他们在成年人中间找到了朋友。

“你们应当考虑一下,衡量一下自己的力量,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加入青年共产主义者组织的条件。”我们向少年们建议,“不要过于心急,但也不应当白白地浪费时间,哪怕是一小时也不应当白白浪费掉。”我们希望少年们的精神生活能充满各种各样的想法、感情和体会。我们努力创造一些环境和条件,以便使孩子们在争取入团的日子里能独自一个人读些书,考虑考虑问题。在这个阶段,为了向不同的少年建议读哪些书,就要求教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兴趣非常合拍,非常一致。

第一批递上入团申请书并且加入共青团的是瓦里娅、拉丽萨、柯斯佳、柯利亚、加利娅、柳芭和万尼亚。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伟大的卫国战争的参加者出席了他们的入团仪式。我们村里的第一个党员、国内战争的参加者瓦西里·穆西耶维奇向加入共青团的少年们作了指示。在这个时刻之前为培养少年们从事社会工作的积极性而采取的一切措施,实质上都是为了让少年们理解前辈们的指示精神。我们对指示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重视。请共产党员作指示成了共青团的一种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