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精神生活中的情感刺激

少年精神生活中的情感刺激

我在学校工作的全部时间里,一直为学生们的情感状态与他们的观念、道德和智力的发展以及信念的形成这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和依从关系感到不安。对同样一些学生的精神生活、劳动和训练进行长期的观察,直接参加到集体的精神生活和劳动中去,和部分学生多年的友谊,——所有这一切都使我有可能作出有关个人活动的各个方面和谐一致的结论。形象地说,个人的情感状态是乐队指挥,随着他神奇的指挥棒的挥动,各种散音变成美好旋律的和声。如果说在童年时期各种情感能很快控制人的精神世界,而且感情的变化很快,那么到了少年时期情感的稳定状态就占了优势。在理智和感情之间、感情和道德意识之间、对周围世界的情感态度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就变得更为细腻、更为敏感了。

少年思维的内容、性质、倾向,深刻地反映在他们的情感状态中,不仅产生智力感,而且给全部精神生活打下了烙印,并形成使精神生活丰满的感情。教师的任务在于使智能劳动(智能劳动在少年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为心灵活力的活动表现,成为人的自我肯定和自我认识。班主任教师的真正本领在于,使少年在班主任领导下在训练过程中善于表现自己。决定少年情感状态的是他们在复杂而又多侧面的周围世界对自己本身的态度和对自身的观察。表现自己是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中非常复杂而又相当困难的一个领域。这方面的问题不能只靠上课来解决。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这是多方面的智能活动,也是造福社会的劳动。我们力图通过数十条乃至数百条渠道使这个活动与复杂而又多种多样的少年的智力生活,与他们在劳动和思想方面的自我肯定的过程联系起来。

少年越是深入到知识领域和劳动领域,他们会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是一个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我们所注意的是,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和创造性运用知识联系起来,以便使知识不致成为一堆死的东西。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少年们说来,实现这一教育任务尤为需要。佩特里克、尼娜、斯拉夫卡的努力学习和爱好劳动就联系在情感刺激这根纤细的线上,只要这根线一断,就什么也没有了,他们的学习也就成了沉重的,不胜负担的义务。因此,要使这根线变得牢固可靠,不致使人们受到失望的威胁,这是何等重要啊!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不管一个少年的一般智力水平如何平庸,他在某一方面应能达到并体验到可观的成就,在某一方面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创造者,知识的主宰。这也正是把人和学校、人和智力生活领域、人和一般素养联系起来的牢固基础。斯拉夫卡在理解历史科学规律方面困难极大,对理解抽象真理也有困难。这孩子在数学中也难以“抓住”从实际的现象和事实向抽象规律的转化:代数公式或定理对他说来是神秘的百思不解的东西。要在智能劳动中和智力生活中找到那么一个领域,使这个少年在这里能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创造者。我们找到了两个这样的领域。一是阅读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科普文献。斯拉夫卡被这些书迷住了。他逐渐收集了一批图书,他在集体里成了地理学和人种学的行家。他能连续数小时向同学们讲述有关印度尼西亚各民族、印度洋和非洲各群岛,以及他们的文化、风俗习惯和各种传统的情况。二是制作几何图形的模型。教师用塑料和玻璃制成的模型指导斯拉夫卡表述与定理有关的体积概念和空间概念。这个少年爱上了这项作业,他开始理解抽象真理的实质。经过顽强的劳动,通过钻研教科书,终于使几何学成了斯拉夫卡喜爱的学科。把斯拉夫卡和智力劳动、和学校联系起来的纽带逐年得到加强。他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完全够格的人,在困难面前不再张皇失措。

佩特里克以前对领会语法规则困难很大,犯过重大的语法错误。长期以来他对文学课上的写作也非常头痛。我们多次与他一起来到田野上、湖泊边、森林里,一起仔细地观察花木和色彩,聆听大自然的乐声。言语的细腻性在孩子身上逐渐地显露出来。而冷漠的表情在这个孩子的眼神中消失了,我对此感到十分高兴。他对创作产生了兴趣。我读了一些他在大自然中现场构思的小作文。这个孩子怀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景色和现象的强烈愿望,他所描写的景色和现象激励了我,而我的灵感又去影响他。

把知识反映到情感上,这是知识转为信念的重要条件,也是形成坚强的信念和世界观的条件。情感状态产生一种巨大的循环力,影响少年的智慧和全部智力生活。在少年时期智慧对情感状态特别敏感。无数事实使我相信,具有乐观愉快的世界观,能掌握各种事物、现象和真理,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是加强记忆、思维和灵敏性的新源泉。

精神生活充实,是一种广泛而又多侧面的概念。把手艺和知识有机地结合的创造性劳动,是使少年精神生活丰富的有益源泉,但遗憾得很,这方面研究得很不够。我们要把智慧的创造和双手的创造结合在一起来理解“工作”这一概念,丰富的精神生活是在这两者的结合中产生的。我们力求使每个少年都有自己喜爱的,感兴趣的和使他们激动的工作;要他们把在这项工作中产生的感情转到学习中去,转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道德态度上去。但这个转化并不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和现在正在学习的理论教材直接联系起来。这项工作能丰富智力生活并加强学习上的兴趣,不管这项工作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的关系如何。与此相反,务必使双手的创造性工作促进认识范围的扩大,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