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艺术体现了人类心灵美所经历的时间和空间。正如体操能使身躯挺拔一样,艺术能使心灵舒展。人在认识艺术珍品的同时,也认识了人身上的人性,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从而感到宽慰。人的心灵生活是我们共产主义教育学的最高培养目标。知识、熟巧、劳动、创造——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实现最高目标的手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现在你们问我:人间的幸福是什么?——是认识。是艺术和工作,是理解艺术。你在认识艺术的时候,也认识了大自然,认识了世界上的生活和生活的意义,认识了心灵和天才。这是最高的幸福。”[1]
如果把学校和教育看做是共产主义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确立人类的幸福就是创造新世界精神财富方面最重要的任务。教育学是人类学,它的基础在实质上就是创造幸福。而在创造幸福方面,艺术起着巨大作用。
艺术对于塑造少年时期的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认识一切事物的过程中,少年应当感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感到充满了创造力。如果在他认识的范围里包括了全部美好的东西,他就可能产生这种感觉。认识艺术是一个广泛的、多侧面的概念。不能把它归结为了解、积累一大堆知识,以便能回答出教师们提的问题和得到分数。当人们为了自己、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而去接触美的东西,使自己生活在艺术世界之中,并渴望去研究一切美的东西,这才开始对艺术有了真正的认识。我认为,要使艺术珍品成为少年们的精神需求,使他们努力用最感到幸福、最生气勃勃的心灵劳动——接触美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空余时间,这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腻的教育任务。
艺术进入少年的精神世界是从认识语言的美开始的。最通俗同时又最强有力的艺术是文艺作品。认识语言的美是走向美的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语言的运用是磨炼和培养细腻感情的有效方法。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在童年时期就要使语言及其多侧面的、愉快而又使人变得高尚的美,成为认识美的东西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和手段,成为内心的精神财富和表达这种财富的手段。如果说我相信教育的强大力量,那么使我形成这个信念最主要的根源之一就是诗歌的美,就是经历数百年的锤炼才达到的人类语言智慧的深度。
我和孩子们到形成本族语的各个源泉去旅行。我们边走边欣赏朝霞,听百灵鸟的歌唱和蜜蜂嗡嗡的叫声,以便引导他们深入到丰富多彩的、人们最易于理解的世界——语言世界——中去。在少年时期,这种旅行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如果忽略了到形成本族语的各个源泉去旅行,我就无法想像会有完备的适合少年的美育、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认识语言的美,会在少年的心灵中产生高尚的自豪感和人的尊严感。在认识语言美的同时,少年开始对一切丑恶的东西感到憎恨。语言美也会培养出对邪恶的毫不妥协和不能容忍的感情。带领少年们到体现本族语的美的各个源泉去,向他们展开这神秘的美,——我认为,这就是进行美育和情感教育的最细腻、最高尚的任务之一。当我和少年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坐在荞麦田旁倾听蜜蜂竖琴的嗡嗡声的时候,当我向孩子们讲述我所看到的东西的时候,在这种时刻,语言美首先成了我的精神需求。语言在我的心灵中活着、颤动着,大概因此而使语言进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我们的旅行给少年们带来了巨大的满足。漆黑的夏夜,在黎明之前好久我们就到田野去,到小麦田里去(这几个字是某个女孩子首先使用的,现在已表示本族语美的复杂的情感色彩),我们去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欣赏朝霞的美。本族语的源泉仿佛是顺便发现的,但是少年们却是全心全意地在研究它。4次旅行的情况永远留在我和我的学生的记忆中。无比美丽的田野,一望无际的蔚蓝色天空把我们迷住了。“假如我们今天不到田野来的话,我们就不会知道,世界上竟有这样迷人的美。”第一次旅行的时候柳达这样说。由于看到了周围世界的美而激动异常、心旷神怡的少年们,很想发现这种美的精细入微的地方,发现它的各种色彩和变化。在这种时候,一个人也就很想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找到与别人进行交流的用语,交流的目的正是为了把自己的惊奇和赞美告诉别人。当我看到这种愿望在少年们的心灵中成熟的时候,我就向他们揭示语言的美。
少年们听着令人激动的富有诗意的叙述,在想像我们所看到、听到、感觉到和体验到的那些东西的充满情感的形象。
世界上难道还有比日出时晴空中的色彩变化更美的情景吗?露水覆盖的小麦田也在变化着色彩。这亿万颗露珠反映出天空色彩的变化。麦穗悄悄地向大地弯腰,飘来阵阵麦香。这种香味是独一无二的,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发出正在成熟的小麦的馨香。这是太阳把能量注入了自己的生命仓库、热能仓库和欢乐仓库。成熟的麦粒的馨香使人想起了夏日的炎热和树林里的凉爽,想起康拜因的喧闹声、傍晚时分少女们响亮的歌声,想起美味可口的刚出炉的大圆面包……这就是我们的小麦田……
我们侧耳倾听寂静的草原。起初,她像这些田野一样广阔无垠。一切仿佛还在沉睡。但是草原已经苏醒了,正在等着太阳升起。你们听到了蚱蜢的歌声吗?蚱蜢在欢呼跳跃:阳光很快就要使露珠变化色彩了。蚱蜢坐在麦穗下面演奏它的微型小提琴。它觉得田野是那么广漠无涯,就像我们觉得宇宙空间的无边无际一样。也许蚱蜢正在歌颂自己的广漠无涯的世界。你们听到了轻轻的颤动声吗?这是百灵鸟苏醒了。她抬起翅膀,抖动了一下。她在倾听我们说话。她默不作声,保持高度的警觉。你们听到了沙沙声吗?这是百灵鸟在麦茎之间跳动。她并不从自己的窝边飞向天空。看见了吗!她已经在空中了。看,她像一个灰色的小点点在上升。看见吗,她变成了淡红色。这是她在迎接太阳。金色的光芒已经在那儿,在高空闪耀了。她已经看到了太阳,在为太阳而歌唱。
我们满怀喜悦地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我的话帮助孩子们理解、感觉和感受他们希望理解、感觉和感受的东西。这是一种最细致的教育现象——理解语言的情感色彩。我知道,它将留在孩子们的心坎里。以后,不管柯利亚听到还是读到“草原的早晨”、“朝霞”、“日出”这些词句,他就会想到这个早晨。语言必将在他心灵最敏感、最隐秘的角落里唤醒一种感情——人类表现欢乐的生气勃勃的活动,对语言美的享受。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到“森林的黄昏”去旅行的情况。炎热的7月的一天,我们到森林里去,寻找人的足迹似乎从未到过的角落。不知什么时候被暴风雨折断的树干上长满了青苔;神秘的峡谷被树冠覆盖;从峡谷底下传来依稀可辨的小溪的潺潺声;在森林深处,野鸽子在唱歌,布谷鸟在“布——谷,布——谷”地叫;树木簌簌作响;躲了一天在等候黄昏到来的夜鸟被我们吓得展翅高飞,发出沙沙的响声,——少年们都在屏息静听。他们希望看到、感觉到、并体验到这一切。我给孩子们讲述森林里的泉源、泉水、神秘的森林生活,语言作为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就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少年们的心灵和情感记忆里。语言不仅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理解和认识周围世界,还能鼓舞人,激发人们的欢乐感和自豪感,因为人们感到我是一个大写的人,我在感觉、体验和思考。
理解语言的情感色彩——不仅是艺术的入门,也是少年们丰富而有意义的智力生活的开始。这就是我提出的“语言鼓舞人”这个概念的内容。当一个人感觉并体验到语言最细微的色彩、气味和情感涵义的时候,他似乎把理智从昏昏欲睡中唤醒过来。我多次发现,当佩特里克接触到语言的某个他以前所不知道的侧面而感到惊奇和激动的时候,他那慢吞吞的、有惰性的、几乎是十分懒惰的思想转变了:他变得细心好学,他能发现以前所不注意的东西,能对以前从来不去想的东西进行思考。对语言的理解为思维提供了能量。理解语言是阅读文艺作品的前提。只有当语言铭刻在逻辑记忆和情感记忆里的时候,阅读才会成为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当我们把一本书,譬如说,依·涅楚依-列维茨基的《米科拉·哲里雅》[2]、果戈里的《塔拉斯·布尔巴》,或者沃·柯罗连柯的《盲乐师》,放到少年手里并对他说:“读吧!”之前,必须把他引进艺术的大门。除了到形成本族语的源泉去旅行之外,我认为,讲述文艺作品具有很大的意义。如果不是通过这种方式把少年引进艺术的大门,阅读和听语言的音乐不可能成为少年的精神需求。讲述文艺作品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情感素养和美感素养。在这方面往往会产生一种矫揉造作的情感和追求词藻华丽的危险。
有时候,我们集合在“美的一角”、“童话室”,或其他环境优美的地方,由我来讲述文艺作品。这些讲座是专门研究中、短篇小说的,有果戈里的《圣诞节的前夕》、坡·米尔内的《当牛槽满着的时候,难道牛还会叫吗?》、依·屠格涅夫的《阿霞》、阿·契诃夫的《草原》、姆·科秋宾斯基的《昂贵的代价》、列夫·托尔斯泰的《哥萨克》、艾捷尔·丽立安·伏尼契的《牛虻》[3]、赫克特·马洛的《无家的人》[4]、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尤利·凡尔纳的《神秘岛》、维克多·雨果的《被遗弃的人》、勃·波列伏依的《真正的人》、高尔基的《伊席吉尔婆婆》、奥·冈察洛夫的《大地轰鸣》。少年们从文艺作品中了解到一系列人物的生平和斗争:乔尔丹诺·布鲁诺、汤姆·闵策尔、谢尔盖·拉佐、伊万·明恰夫·瓦佐夫[5]、伊万·博贡[6]、亚努什·科尔恰克、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尤利乌斯·伏契克、霍斯罗夫·鲁兹别赫。
孩子们都以迫切的心情等待着文艺作品讲座。
当我需要把某种思想灌输到年轻的心灵最隐秘的角落的时候,当我需要向他们揭示创造丰功伟绩、表现英雄主义和舍己精神、发扬真正的人道主义的伟大而又崇高的精神时,我就给他们讲述文艺作品。我认为,这比任何方式更能发挥出教育者的力量和语言的力量。
在讲述文艺作品的那种气氛里,我们互相之间更加接近了,我们精神上亲密无间,我们的讨论富有诗意。我们不希望在讲述文艺作品时在我们中间出现“外人”——别的集体里的人。我们很愿意在冬天的黄昏听文艺作品的讲述。我们也喜爱在夏天和秋天静悄悄的傍晚讲述文艺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充满了善与恶的斗争、人道和正义的胜利、纯洁而又高尚的道德的胜利、人类高尚感情的胜利。我尽量通过作品来培养人们忠于崇高目标、忠于劳动人民理想的思想。我努力使道德美成为纯粹个人的、极为珍贵而又不可动摇的理想。当少年们感受到道德的美,他们就奋起实现宏伟的目标。在讲述文艺作品的时候,每个少年比任何时候都更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
我一直记得那个天黑得很早的12月份的黄昏,孩子们第一次听高尔基的童话《伊席吉尔婆婆》。丹柯的形象使少年们感到深深的震动。我在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了正在思考和激动不安的细腻表情。我看到了托利亚的脸,这张脸充满了作为一个人的自豪感。我知道,这些天他家里发生了不幸:他妈妈被遗弃了,因此而痛苦万分……这个男孩子看到的和听到的东西太多了,超过了他的年龄,那个给他母亲带来痛苦的人十分无能,这使他非常愤恨。少年的心灵中很有可能产生这样一种想法:邪恶取得了胜利……可是丹柯的心发出的熊熊火焰驱散了托利亚心头沉重的思想和感受。丹柯对人们的无限忠诚使托利亚激动万分,他为人们感到欢乐。确实,人道向他揭示了一条真理:邪恶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善良的胜利要求人们嫉恶如仇并无限忠于崇高的理想。
我发现尼娜的眼睛闪闪发光,那是被她内心的火焰照亮的。她一直在为母亲所受的折磨而苦恼。不久之前我和这个女孩子谈了一次话,我感到非常吃惊,她的一个想法使她年轻的心灵惴惴不安:她似乎觉得大家都在等她的母亲死去。当时我找不出话来安慰尼娜,驱散她心头的不安。我的心始终在担忧,我想:“如果女孩子确信自己的想法,更何况现在这种想法有一定的根据,那么她可能对善失去信心,变得凶狠起来。凶狠一旦与不公正、孤独、软弱、绝望结合在一起,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而对于尼娜这样一个对自己最亲的人充满爱心的女孩子来说尤其是如此。”然而,在崇高道德的影响下女孩子用新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了;她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种感受到愉快的启示的神情:善是存在的,善一定会取得胜利。
讲述文艺作品使年轻的心灵对邪恶、谬误和生活中的黑暗面更为敏感,激发起他们对一切与理想背道而驰的现象进行强烈反抗和毫不妥协的精神。我深信,他们在那充满道德美的崇高精神的气氛里,内心所感受到的高尚情操必然胜利,这种信念会增强他们用心灵对周围世界的现象作出反应的能力。正是在孩子们对高尔基的童话《伊席吉尔婆婆》里的各个形象产生深刻印象的日子里,他们对人们所表现的冷漠和自私感到愤慨。他们以蔑视的态度激动地谈论一个40岁的男人,这个人在一个男孩掉到水里去的时候仍然钓他的鱼,甚至没有站起身来,丝毫没有想到要去救人。一位驾车经过池塘边的拖拉机手纵身跳进水里把男孩救了上来。我的学生们早就知道这件事,但当时,这个男人的冷酷无情并没有使他们的心灵激动。而现在他们用新的眼光看待这种行为了,他们愤慨地说:“一个没有良心的人怎么能心安理得地在这片土地上活动,怎么能心安理得地睡觉,心安理得地呼吸正直的人们所呼吸的空气呢?”
通过文艺作品的讲述,为孩子们揭开了作品的潜台词和哲理性,这就是那些从来不用文字表达但却能激动人心的东西。在潜台词里往往蕴藏着作品的全部思想精微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当儿童们听我讲述依·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这部艺术作品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到大自然中间去,到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描绘的那个景色美丽的地方去。他们感受到一种欢乐的激动心情:这篇卓越的作品中一个字也没有写到的东西使他们最为感动。这是他们愉快地被这平常的、仿佛毫无特色的美吸引住了,而这种美到处都能见到,人们对它已习以为常,不再引起注意了。
我向14岁的少年们讲述阿·契诃夫的《第六号病房》。在剥削制度下残酷的精神奴役和人们的无力自卫——这一切使我的学生们感到异常震惊。
在讲述文艺作品的时候,我特别重视介绍卓越人物的生平和斗争。这些关于人的道德美和英勇行为的故事直接针对着某些孩子的精神世界。对于沃洛佳意志薄弱这一点我只字不提,而我讲述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的故事首先就是为了他。我认为,只要这个男孩对思想上的坚忍不拔和勇敢精神钦佩不已,那也可以算是在克服教育难点方面取得了某种成绩。这是认识自己的一个必要条件。我并不指望借助于某种方法就能轻易取得成就,但是我认为通过文艺作品来展现道德美的方法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不是从心底里感觉到道德的伟大和崇高,就谈不上良知和自我教育。
经验向我证明,抒情诗和诗散文并不是培养感情的惟一手段。在情感教育和美育的手段领域里,抒情诗(狭义的抒情诗)处于叙事诗和音乐之间。抒情作品情感丰满,语言精练并具有多方面的色彩,作品形象中包含着深刻的潜台词——这一切都使抒情诗与音乐相类似。不理解、不会感受抒情诗作品和诗散文的人,总是对音乐听而不闻、漠然置之。
我很重视让学生学会感觉诗中语言的音乐节奏。人类心灵最细腻的活动创造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和巨大成就,少年们如果不对人类心灵最细腻的活动产生共鸣,就不可能使他们的感情变得丰富和高尚。这里说的是体现在世界诗歌优秀作品中的感情和感受。应当培养少年对诗歌作品的情感财富产生共鸣。在大自然中,在“美的一角”,在“童话室”里我向男女孩子们朗读下述作家的作品片断:列夫·托尔斯泰、果戈里、屠格涅夫、契诃夫、帕那斯·米尔内、涅楚依-列维茨基、高尔基、肖洛霍夫。我挑选来朗读的是富有诗意的片断,这些片断是我从小就熟悉的,而且我认为这些作品都是不朽的诗篇,如同荷马、但丁、普希金、谢甫琴科、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廖夏·乌克兰英卡和弗兰科的不朽的诗篇一样。
诗歌语言具有各种细腻的色彩,它在少年们的心中激起了渴望了解最光明最美好的事物、了解人类的宝贵财富的愉快感情。他们产生了一种愿望,希望阅读和翻阅艺术散文中一些片断,这些片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的情节,但却能反映出作家的思想和感情,表现出作家对周围世界的细致观察。生活在书的世界里是以此为起点的。
只有在教师的心灵中蕴藏着语言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学生对诗歌作品的热爱,培养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精神需要并能体会诗歌语言。朗读抒情诗的时候我总是背诵的。这是直接接触儿童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法。对有些学生,需要这样对他们说:“你们要关心你们的母亲,减轻她们的劳动,爱护她们的生命。”只有使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才能教会他们有敏锐的感觉,而这种语言是以诗歌语言为基础的。我朗读谢甫琴科的长诗《女工》、涅克拉索夫的诗《听到战争惨祸的时候……》,这些诗以诗人灵感的巨大力量激起人们对生命的创造者——母亲——的热爱。我给学生们读了高尔基有关母爱的伟大和美的一些精彩的诗句。
在树林里、在河边和池塘边、在花园里、在草原上,我朗读一些描写祖国大自然的美和表现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的抒情作品。这些诗篇引起孩子们对我国遥远的角落、对祖国一望无际的广袤大地的向往。富有诗意地、艺术地认识祖国——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所必需的最细致的一种做法。故乡某一个小小的、平淡无奇的角落——池边的垂柳、山脚下的樱桃园、披着美丽秋装的粗壮的橡树、长满灌木丛的峡谷,——都被作为祖国的一部分来认识。
我很重视朗读描写人的精神世界的抒情诗。认识感情世界是一个细致入微而又令人激动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过程使人变得目光远大,品德高尚。普希金、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谢甫琴科、廖夏·乌克兰英卡、叶赛宁、布留索夫的诗反映出生气勃勃的世界观,他们的诗为少年们打开了那些心灵的角落和那种无法解释不可捉摸的心灵状态。
我永远不会忘记第聂伯河畔橡树林里那种庄严的肃穆。我们坐在洒满秋天阳光的林中草地上,深邃的、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的(柳芭的话)天空是湛蓝湛蓝的,傍晚前暖洋洋的空气中传来蟋蟀和仙鹤的鸣叫声。在那样的时刻我朗读了普希金的短诗《我在喧嚣的大街上徘徊》。这首诗使我的学生受到深深的感动。他们感觉并体会到人的感情的伟大和美、人的欢乐和悲伤、人想认识世界和认识自身的愿望。这首诗当即被记住了。一个富有情感素养和美感素养的人必须掌握感情语言,否则是无法想像的,而伟大诗人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感情的一个作品就是作为表现感情语言中的一个个词进入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我高兴地发现,当我把这样的词一个一个地注入学生的心灵中去的时候,他们变得温柔、优雅、富有同情心。
描写爱情、守信和忠诚的诗歌语言具有巨大的力量,它使年轻的心灵变得高尚。当我的学生们身上正在进行着成长为成年男女的神秘过程的时候,我向他们朗读普希金的《我记住这美妙的时刻》、涅克拉索夫的《夜里我奔驰在黑暗的大街上》、谢甫琴科的叙事诗《着了魔的女人》以及其他作家的诗和散文作品的片断。任何说教和解释道理,不管讲得多么细腻,都不可能像诗歌语言那样,把热爱人类美的全部感情的美都带到年轻的心灵中。当一个人把马克思所描述的那个世界里的最纯洁、最隐秘的现象——女人、母亲、生儿育女——看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情况下,他才可能认识爱情的美。21如果没有这种认识,人就不可能理解和具备人的素养。如果我们这些教师希望从学校出来的人个个都是有文化有教养的人,那我们就应该向少年期的学生讲清楚这些认识,因为人正是在少年时期发育成为成年的男人和女人。
我高兴地看到,由于少年们懂得了感情,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喜爱的抒情诗、抒情读物和写抒情作品的作者。对我来说,最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们最喜爱阅读和翻阅诗人的作品。对诗歌语言的热爱反映出我的学生们个人的精神特征。瓦里娅心灵敏感、细腻、富有同情心,于是廖夏·乌克兰英卡和叶赛宁成了她喜爱的诗人。尼娜经常阅读和翻阅谢甫琴科和密茨凯维支的作品,万尼亚喜爱弗兰科。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和奥列西·冈察尔的短篇小说集成了萨什科喜爱的读物。塔尼娅爱上了帕乌斯托夫斯基的描写细腻、富有诗意的中篇小说。每个人家里的藏书成了他们的精神财富,他们都喜爱阅读和翻阅这些书籍,就像喜爱听优美的音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