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升降浮沉
2025年08月10日
四、升降浮沉
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主要以改善脏腑气机升降紊乱和病势顺逆的功效为依据。升与降、浮与沉都是相对立的作用趋向,升是上升、升提,降是下降、降逆,浮是升浮、向外发散,沉是下沉、向内收敛。升浮药物的特点是向上向外,具有升阳、举陷、发表、散寒、祛风、开窍等药理作用;而沉降药物的特点是向下向里,具有潜阳、降逆、平喘、收敛、泻下、渗利等作用。药物的升降浮沉是与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趋向相对而言的,是说明药物作用的理论基础之一。
就药物的性味而言,一般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多属于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多属于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从药物的质地、部位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来看,一般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属于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等。除上述一般规律外,某些药物也有特殊性,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药物的升降浮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临床上往往受到炮制与配伍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有些药物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属于沉降药,泄热通便,经酒炒后,大黄则可清上焦火热,治目赤头痛。这说明药物的升降浮沉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以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