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二、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是指中成药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情况下,产生的非预期且对机体有害的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如下类型。

(一)副作用

副作用指在治疗剂量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是对机体危害性不大的不良反应。如当归有活血养血润肠之功效,当用其活血养血功效时,润肠作用则为副作用,可引起患者轻度腹泻或使慢性腹泻者症状加重。

中成药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多样,因此其副作用是存在的,而且可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单味药的应用更为突出,但通过组方后,其副作用可明显减轻。

(二)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是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和结构的病理变化。因剂量过大而发生的毒性反应称为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因长期用药,体内药物蓄积过多而发生的毒性反应则称为慢性毒性,常损害肝、肾、造血器官和内分泌器官的功能。毒性反应还包括“三致”反应,即致畸、致癌、致突变,“三致”反应属于中药慢性毒性中的特殊毒性反应。毒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应该尽量避免。

(三)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到某些中药或中成药成分刺激后,体内产生了抗体,当该药再次进入机体时,发生抗原抗体结合反应,造成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中成药过敏反应发生率与日俱增,其表现有轻有重,轻者表现为皮疹、斑丘疹、红斑等,重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甚至发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