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用药剂量
2025年08月10日
四、中药的用药剂量
中药的用药量通称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主要指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准确地掌握用药剂量,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中药的剂量不是一成不变的,须依据药物因素、患者情况及季节环境来确定。
(一)药物的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在使用剧毒药物时,用量宜小,并以少量开始,视病情变化,再考虑逐渐增大剂量;一旦病势已减,应逐渐减小剂量或立即停服,以防中毒或产生副作用。在使用一般药物时,对质地较轻或容易煎出的药物如花、叶之类,用量不宜过大;质重或不易煎出的药物如矿物、贝壳之类,用量应较大;新鲜的药物因含有水分,用量可大些,干燥的药物用量应少些。过于苦寒的药物,多用会损伤肠胃,故剂量不宜过大,也不宜久服。
(二)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用量要大一些;应用复方时,比单味药用量要小一些。
(三)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
成人和体质较强的患者,用量可适当大一些;儿童及体弱患者,剂量宜酌减。另外,病情轻者,不宜用重剂;病情较重者,剂量可适当增大。
(四)季节、居住环境与剂量的关系
在确定药物剂量时应考虑到地区、季节、气候及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