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红外光谱

三、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IR)是记录有机化合物分子吸收红外光后产生的化学键的振动而形成的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的主要原理是分子中价键可因红外光的照射发生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而产生红外吸收。红外光谱的测定范围通常为4000~625 cm-1,其中4000~1333 cm-1区域称为特征区,化合物的许多特征官能团,如羟基、氨基、芳环等的吸收均出现在该区域内;1332~625 cm-1区域称为指纹区,化合物中许多因原子或原子团间的键角变化所引起的吸收出现在该区域内,该区波形十分复杂,犹如指纹。根据特征区可进行官能团的识别,而根据指纹区可对特征区提示的官能团的存在与否进行佐证,同时也可依据指纹区进行化合物真伪鉴别。此外,红外光谱也常用于对被测化合物与已知化合物进行比较,当被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与已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的所有吸收峰,特别是指纹区的吸收峰完全吻合时,可以确定为同一物质。

红外光谱适用性广,测定速度快、不破坏试样、试样用量少、操作简便、重复性好,能分析各种状态的试样,分析灵敏度较高,是现代化合物结构分析的常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