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核磁共振

四、核磁共振

化合物分子在磁场中受电磁波的辐射,有磁矩的原子核吸收一定的能量产生能级的跃迁,即发生核磁共振,以吸收峰的频率对吸收强度作图所得的图谱就是核磁共振谱。它能提供分子中有关氢及碳原子的类型、数目、互相连接方式、周围化学环境以及构型、构象等结构信息。近年来,超导核磁的普及,各种同核(如1H-1H、13C-13C)及异核(如1H-13C)二维相关谱的测试与解析技术等的开发应用,使核磁共振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目前,对于分子量在1000以下、几毫克的微量物质,甚至单用核磁共振也可确定它们的分子结构。因此,在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的结构测定时,与其他谱相比,核磁共振谱的作用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