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斗米”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宣告下野。其他几个有影响的国民党人物胡汉民、张静江、蔡元培亦纷纷离宁赴沪,南京方面的实权落入桂系手中,因桂系本有联汉攻奉之意,因而促进了宁汉合流。只是,在吴仲禧看来这只不过又是蒋介石玩的权谋之术,他怎么可能甘心放弃处心积虑得到的炙手可热的权位?
从1927年9月到1928年2月间,吴仲禧赋闲家中。
一下子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回到“风平浪静”的故乡,他颇有些不适应,时有恍如隔世之感,睡觉时耳边老是响起枪炮声,眼里经常闪现战士们血肉模糊的身影,突然惊醒时,再也无法安然入睡。
他索性摸黑下床出门,悄悄坐在屋檐下的木椅上,擦根火柴,点燃一支香烟,狠狠地吸几口,烟头一明一灭,像夜空中闪烁的小星星。王静澜也没睡踏实,丈夫心事凝重,她何尝不知?也便悄悄穿戴衣服,下床,去厨房烧一壶开水,再沏杯清茶,小心地放到丈夫脚下。她是一个聪慧的女人,知道这个时候不应该打扰丈夫,丈夫需要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她悄然回到床上,没有脱衣服,继续闭目假寐,但耳朵竖起来听着门口的动静,她分明听到了丈夫沉重的呼吸,她心头一紧,心疼,又无计可施。
一夜无眠。熬到晨曦微现时,王静澜再次起身,到厨房端了盆温水出来让丈夫洗漱。她也简单梳洗了一下,之后,夫妻俩牵着手出了家门,绕出街巷,迎着朝阳升起的地方慢慢行走。
吴仲禧紧紧拉着妻子的手,妻子感觉到丈夫的手是那么的有力量。吴仲禧也感觉到来自妻子内心的执着与坚定。作为一个女人,王静澜非常珍惜这短暂的温馨,她知道这个男人不只属于自己,他迟早还会离家,走他自己认定的道路,也许要经历苦难和黑暗,但她相信,他选择的一定是一条通往光明的路。而属于她的时光是那么的弥足珍贵,她要好好享受才行。
两人散步回来时,母亲已准备好早餐,有豆浆、油条、鸡蛋,还有她腌制的咸菜。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吴仲禧鼻子一酸,说:“妈妈,您也来吃吧。”
母亲笑着说:“囝啊,妈妈不饿,囝与囝新姆(儿媳妇)先吃,妈妈和孙子孙囡一起吃。”
几个月里,吴仲禧重温了来自家庭的快乐,朴素又真实。让他格外感到欣慰的是,母亲身体康健,腿脚灵活,孩子们无忧无虑,整日里嬉笑玩闹,他们夫妻又相敬如宾,恩爱和谐,他叹了口气,假如天下太平,这该是多好的日子。
吴仲禧的弟弟则公务繁忙,不常回来。
这段日子过得算是不错,吴仲禧积攒的薪金加上张发奎给的2000块钱,够一家子人吃喝一阵子,连同女儿读书也一点没耽误。
吴仲禧也于锅碗瓢盆间深深体会到了妻子忙忙碌碌、里里外外维系家庭、拉扯孩子们的不易。他虽然没有当面夸奖过妻子,但心里琢磨,她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子,尤其是自己居无定所之时,她经常带着俩孩子候鸟似的追来追去,辛苦自不待言,多时还很危险,但她都挺过来了,而且自己和孩子都安然无恙——他突然感到惭愧,自己何德何能,上苍能赐给自己这样一个女人!
岁末年初之时,福州天气转冷,时而阴风呼号、冷雨霏霏,甚至还飘起雪花。房子里自是冻得要命,也点了煤炉子,但门窗不密实,有的地方还漏点风。大家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围着炉子取暖。王静澜往炉膛里塞了几个红薯,时候不大,一股焦香弥散开来,俩孩子按捺不住叫嚷“妈妈,快好了吧,爸爸,我想吃,什么时候好呀。”吴惠卿忍不住用一根木棍捅了捅炉膛,一股白烟夹杂着火星子窜了出来,吴仲禧笑道:“看把你们馋的,烤完红薯,再给你们烤鹌鹑蛋,还有鸡腿!”4岁多的吴群敢一听还要烤鹌鹑蛋和鸡腿,一下子不冷了,像炸了窝的小麻雀跳了起来,连连拍手:“我要吃鹌鹑蛋,我要吃鸡腿!”王静澜说:“就算烤熟了,你们也不能先吃,要先给奶奶吃。”老人瞪了儿媳妇一眼:“我这把老骨头才不和我孙子孙女抢哩!让孩子们先吃!”
阴冷的屋子因一家人的和悦而暖意融融。
不大工夫,红薯熟了,鹌鹑蛋熟了,鸡腿也嗞嗞地冒起油香……
差不多时,王静澜又往炉膛里加了一块好炭,炉火很快又旺了起来,火光映红了吴仲禧的眉目,孩子们看到,爸爸的眼睛很亮,眼里似乎有一道火烛正微微地燃烧。
年刚过完,正是料峭春寒之时,吴仲禧经过与王静澜商议,并征得母亲同意,又踏上了外出谋职的路。去哪里呢?他心里将熟人筛选了一遍,觉得还是去南京。
其实,此时吴石正在福州。1927年10月,国民党福建省政府成立,方声涛回福建主持政务,邀请吴石回闽任省军事厅参谋处处长,致力整理本省民军。决定去南京之前,吴仲禧与吴石见过一面,方得知吴石决议要去日本学习军事。
吴仲禧非常诧异:“虞薰兄事业颇为顺利,为何选择别离祖国远渡重洋?”
吴石摇了摇头:“现在国内军事现状实在让人失望,我虽然从事行政工作,但又感政治混沌,力不从心,故有隐退出国、摒弃尘事的想法。”
吴仲禧关切地说:“留学经费也相当巨大,虞薰兄要慎重考虑。”
吴石说:“我原本也为此发愁,方主席答应帮助筹措,争取取得公费保送的资格。”
吴仲禧高兴地说:“那还是不错的,听说日本陆大组织健全,颇负盛名,而日本军事教育又不同于我们所受的军事教育,对中国学生来说面临挑战,不过以虞薰兄的才学,一定能成功的。”
吴石也问到吴仲禧的打算,吴仲禧告诉他自己准备去南京,到张发奎的体系中各方面熟悉一些,谋生较为容易。
两人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