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赴龙潭,送江防图到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战场的节节胜利,特别是辽沈大捷,使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民党军队已由内战初始的430万人下降到290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则由120余万人增至300万人,翻了一番还多,而比数量更重要的,是士气和人心。
好消息接踵而至:
——我军包围天津,全歼守敌活捉陈长捷,解放天津。
——北平守将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不到三个月时间,三大战役取得彻底胜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南京已陷入无政府状态。蒋介石又作虚伪的和平谈判建议,自已则引退飞往溪口,让位给李宗仁作为和平谈判的代理人。
蒋介石临走前,委任汤恩伯为江防总司令,把上自湖口下至上海的40余万大军以及数十艘军舰和强大的空军统归汤节制。江防一切计划、方案由汤恩伯全权处理,向蒋负责,李宗仁、何应钦、顾祝同都无权过问。
一日,刘人寿通知吴仲禧再去南京,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吴石了解蒋介石引退后,李宗仁作什么打算,以及吴的最近倾向;二是设法与在汤恩伯江防总司令部内地下党员鲁矗联系。
吴仲禧接受任务后来到南京,住在吴石家里。正是严冬时候,晚上焙火,暖意融融,两人谈至深夜。
吴石说:“蒋已暂时引退赴溪口,让位要李宗仁暂时代理。但李仍在坚辞中,因恐蒋有诈,但最终要接受的。因为共军大部队南下前进很猛,已迫近长江北岸,国军只剩乌衣、浦口和安广三个据点,中共渡江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在渡江这仗没有决定胜负之前,蒋已准备将自己的重要文件和贵重财物和一部分嫡系部队迁到台湾。其他行政院、国防部人员则由李负责迁到广州,成立临时总统府与中共形成对峙的局面,必要时我准备随国防部到广州再说。现在还有第二个人民代表团赶往北平和中共谈判中,如果战犯名单能够取消的话,和平谈判也可能有希望。”
吴仲禧说:“现在议和,恐怕于事无补,虞薰兄将来如何打算?”
吴石说:“一叶浮萍,随波逐流。”
最后一晚,吴仲禧对吴石说:“我下一次还要来看你,但在你这里来往很不方便,见着客人也不好招呼,是不是能替我寻一个比较方便的住宿地方?”
吴石说:“我秘书龙舜琴,是广西人,家住在市中心,人很忠实,家里人也简单,你下次就住在他家里,有电话可以联系。”
龙舜琴原名龙业鼎,北京大学毕业,攻读俄语。吴石任第四战区参谋长时,他在第四战区外事处工作。此后,一路追随吴石。当年那首《喀秋莎》,正是龙舜琴教会吴仲禧的。不过,吴仲禧和吴石都不知道,龙舜琴早于1922年就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据龙氏后人言,吴仲禧和龙舜琴合作非常默契,龙舜琴多次为吴仲禧“保存公文包及手枪”[14]。
翌日,吴仲禧去国防部领取了工资。那是他最后一次从国民党手里领工资。
晚些时候,他也与鲁矗取得了联系。两人一见面,认识,鲁矗就是鲁令子。此时,彼此都已知道对方的身份,除去年龄的因素,他们更像是老相识、老朋友,内心涌动着无比的温暖和感动。
离别时,吴仲禧叮嘱鲁令子:“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在最后的关头,务必多加小心!”
鲁令子握着吴仲禧的手说:“我会的,您也多保重,我们在新中国见!”
吴仲禧返回上海后,向王绍鏊、刘人寿汇报了此行情况。
刘人寿高兴地说:“不虚此行!”
那段时间,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彻夜灯火通明。国民党为挽救败局,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一面发动“和平”攻势,争取时间扩编军队,一面在美国顾问策划下,依长江天堑进行布防。不久,汤恩伯向沿江守备部队下达作战命令,明确各军的位置和任务,以及后勤补给的细则。这一作战命令,由鲁令子管理。
刘人寿得知消息,急忙去找吴仲禧:“鲁令子手里有一份重要材料,他无法送来,现在只有你去最合适。”
吴仲禧没想到要再赴龙潭。他点着一支烟,慢慢地吸着。他岂能不知道此时去南京危险重重,因为越到最后的关头,敌特的活动会愈加凶险,狗急跳墙,手段将无所不用其极,万一走漏一点风声,不但他有去无回,而且会累及家人。可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果敌人的阴谋不能为我军掌握,那将有多少战士牺牲,人民群众又将遭受多少苦难,新中国的脚步又将迟滞到何时?想到此,他站起身,对刘人寿说:“就算是龙潭虎穴,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必须去闯,赴汤蹈火,死不足惜。”
吴仲禧请组织留意,一旦他有什么意外,一定通知自己的家人转移。
刘人寿紧紧地握着吴仲禧的手:“任何人对革命的贡献,组织都记在心里,请你放心,我们会留意南京的一举一动。”
12月30日上午,鲁令子来到龙舜琴家,见到了吴仲禧。
鲁令子说:“这是一份机密文件,但我无法抄写,所以带出了原件。”
吴仲禧一看,是汤恩伯签署的给沿江守备十个军军长的作战命令,对东起江阴、西至芜湖沿江各军的作战任务都作了详细规定,对我军事关重大。
吴仲禧关切地说:“你把原件带出来了,这非常危险,要尽快送回去。”
鲁令子说:“我也没有别的办法。”
吴仲禧说:“那你现在就抄写。”
吴仲禧和龙舜琴在客厅和阳台上放哨,鲁令子在书房紧锣密鼓地抄写。
鲁令子抄写完毕,将情报交给吴仲禧,自己收好原件,迅速赶回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偷偷把原件放了回去。
次日一大早,吴仲禧乘坐火车赶回上海,但是,到上海后却找不到刘人寿。
吴群敢已察觉刘人寿出了什么状况,但由于工作纪律要求,他没有将他与刘人寿中断联系的具体经过告诉父亲。吴群敢后来回忆:“我只是再往该书店几次寻访后告诉我父亲,与刘已经无法联系。”还告诉父亲,刘人寿可能去了香港。
吴仲禧焦急万分。他当机立断,让吴群敢、林亨元托关系千方百计买到一张去香港的飞机票。到香港后,吴仲禧在六国饭店住了几天才找到刘人寿。刘人寿告诉他,潘汉年、张唯一都在香港。
刘人寿说:“我留了暗号,在桂系一位立法委员那里,我以为你会去那里。”
吴仲禧说:“没关系,你为什么跑到了香港?”
刘人寿说:“国民党反动派依靠美帝国主义提供的最新技术,侦查出李白秘密电台所在的地址。李白在紧张工作时,突然被军警包围,他迅速采取了应急措施,但还是不幸被捕了。我也被叫到淞沪警备司令部审讯,幸亏我能言善辩,把敌人唬住,才把我放走,我不得不紧急避来香港。”
吴仲禧脸上浮现一缕阴云。他们都知道,李白凶多吉少。事后得知,李白受尽了种种惨无人道的酷刑:上老虎凳、灌自来水、灌辣椒水,这都是“小儿科”。敌人把一根很长的针一半戳进李白的手指甲中,一半留在外面,然后用火烧针,针烧红了,热量直钻指甲缝,手背立即肿起来,血也变紫。敌人还用香火烧李白的眉毛和鼻子……1949年5月7日,也就是上海解放前的20天,李白英勇牺牲。后来,文艺工作者根据他的事迹,拍成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激励一代一代青少年沿着烈士的足迹奋勇前进。
革命者的鲜血不会白流,血债必将血还!
看到情报,刘人寿大喜,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你知道吗,当时李白发的就是这个情报!我们现在用电台发出去,还不至贻误时机。”
很多年以后,吴仲禧得知,中共至少从十几个渠道获取了“江防图”情报,其中,吴石也提供过一份。
刘人寿后来回忆这一幕时说:“我于1949年1月中旬奉命转移到香港。仲禧曾到港交给我包括江防部署等不少有价值的情报。”
1949年1月25日,已经“引退”的蒋介石在溪口召见何应钦、顾祝同、汤恩伯等,共同策划江防部署,决定将长江防线划分为两个战区:从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段,由华中“剿总”白崇禧所属15个军约25万人防守,其中以13个军沿江守备,2个军置于长沙、南昌等地机动;从湖口东至上海段由汤恩伯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所属25个军约45万人守备,其中18个军用于江防,7个军控制浙赣路及浙东地区,作为机动。同时,以海军第二舰队、江防舰队的舰艇120余艘,空军第四军区所属4个大队的飞机近60架,负责封锁江面,构成所谓陆海空三军立体防线。此外,李宗仁还计划从新疆等地调兵10万加强江防力量。
可蒋介石哪里知道,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的江防计划,早已被我军兜了个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