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弯处的声音
一九九〇年底,从陈村文章中看到转引披头士几句歌词:
“我从前是海象/但我现在是约翰/所以,亲爱的朋友啊/有待尔等继续努力/大梦已醒。”
这是对我这转折的一年最贴切的写照了:上半年尽情享受最后的校园美好时光,如无拘无束嬉闹玩乐的海象;下半年则变成有了平庸名目和标签的社会人……
大梦已醒。卢冠廷唱《重新打算》:“是梦还是天气在变,只感到像要不停明白世事……找个角落重新打算。”
生命如流水,无法割裂旧我。但河道或者盛水的器皿,怎么说也是改变了,只有面对吧。
而从大学到面对红尘的这个转变过程中,贴心的声音还来自中学大学一路喜爱过来的DJ陈海琪,及她的朋友。
毕业前,听她的“夜倾情”节目,开场白是:“微倦的人,微红的脸,微温的风色,在微茫的街灯影里过去了。”
在深夜听她徐徐念出这几句,烫贴着心情。到吃毕业酒那一天,见到《中国新诗库·俞平伯卷》,一翻,才知那原来是俞平伯的《小诗呈佩弦》,大喜而购此小书。
离开校园没多久,又在深夜听到海琪的新节目。她用缓慢而明朗的声音念着:“岁月的优美之处在于它的流逝。过去的季节代表我们走过的路,季节总会重临。今天的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眼前的一切呢?”
好像是专门说给我听似的。海琪,永远是我朋友。
到一九九一年元旦夜,则听见她在收音机里说:“新一年开始了,我们的眼睛也应该在一场大梦后清醒过来,我相信我们会勇往直前的。”
那冬末初春,她不时播出一首《感受明天》,情味相合——我刚巧买了常宽的专辑《重新计划现在》(这名字也那么合我的心境),很多歌都私下极欣赏,最喜欢的便正是这一首:
“当别人都已酣睡的时候/我同你一起漫步街头/我用夜色/抹去你心中的愁/当星星即将离去的时候/让我默默握紧你的双手/陪我一起/追寻明天的感受。”
温暖而自然的气息,在夜深人静时。想象这样一个画面:长街空荡,滤去了白天的喧嚣、夜晚的骚动,只有街灯长长的桔黄的一列,仿佛默默带着笑。倦意微微的两人走过,不必再管工作与应酬、人生与理想(“我并不想对你,说什么人生路”),甚至爱情的表面意义也消褪了,只剩下紧握的双手,无言的并肩。夜正长,夜色也正温柔,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已经够好的了,默默地迎接来临的明天……
喜欢的就是这么一种与世与情不即不离的平淡从容,属于这个忙碌都市的。
一个小歌星的新时代流行歌曲,与几十年前大学者的小诗,传达的是相似的温和情怀。爱诗也爱歌的我没怎么吃惊,只是释然地微笑,不但为诗与歌中的流动意绪,也为这相隔数十年的默契而感受温暖。
同样,我与陈海琪对常宽、对这首歌的欣赏,也是隔着迢迢时空的默契,好像情味相投的人,在不同街巷中绕过,都在某个街角——我生命转弯的街角——聚在一起。却不需要欢呼,只是微微欢喜。
据一九九〇年九月、一九九一年一月、二月笔记汇辑,二〇〇四年十一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