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树——二〇〇七年植物新书选记七种

七 叶 树——二〇〇七年植物新书选记七种

花木是迷人的,乃至惑人的。百合花的浓香,扰乱了神圣教堂,教徒或被熏得出走或被熏得睡着,没法再唱圣歌。栀子花香更“诱惑灵魂和肉体走向沉沦”,使天真的少女与情人激情荡漾私奔。紫藤的疯狂攀缘能“把一长排栅栏拔起,举在空中”,甚至“前来敲打、破窗而入”。最不可思议的是深山幽径上一朵别致的兰花,竟让一个嗜血猎人从此“改行成了植物学家”……这是法国女作家科莱特《花事》(黄荭译,华东师范大学社)中的几个经典场景。

把植物写得如此奇妙,因为科莱特本就是个经历多姿多彩的传奇女人。她生性叛逆风流,生活放荡不羁,写作、表演、双性情欲……皆挑战禁忌,超脱世俗,尽情“享受存在的华美,甚或荒唐”。在功成名就的晚年,写下这本散文集,那些花花草草也都带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姿态,展示了作者乖张古怪的恣肆想象,特立独行的诗性意绪。

她的热爱自由、注重自我意识,可从笔下这个神奇故事得到体现:葡萄卷须会趁夜莺睡着时把它捆缠住,从此夜莺只有在夜晚不断歌唱来提醒自己不要入眠——这是她的自我象征:“苦涩的葡萄卷须也把我牵绊住了……为了不让自己再度坠入幸福的梦乡,坠入满架葡萄花开充满谎言的春夜,我聆听自己的声音。”(她有一所房子,就取名“麝香葡萄架”。)

中译本书后附录了译者一组日记选《曾经花语》,谈成长过程中的花间心事,亦可看看。

关于植物的书也都是迷人的。二〇〇七年所得中当年出版的还有: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诗经〉中的植物》(深圳一石著,天津教育社)。以《诗经》所记植物起兴的抒情散文集,属于一份“安静柔和”的“浪漫古典”。

《〈诗经〉的科学解读》(胡淼著,上海人民社)。作者运用科学的方法、知识去研究《诗经》中的动、植物和天气、物候等自然现象,有不少地方澄清了前人的含糊,纠正了过去的讹误。但我看也有好些说法是出于猜想,并非他口气自负的“科学地界定……真相”。不过,作为《诗经》爱好者和植物爱好者,这样一部以现代科学眼光去考察远古初民时代自然面貌的著作,还是可聊备一格的。

《古代建筑雕刻纹饰——草木花卉》(毛延亨撰文,陈建国等摄影,王谨等绘图,江苏美术社)。这是一套较全面的古代建筑雕刻纹饰集成,由专家到各地选取不同风格特色的精美作品,进行拍摄,并对部分纹饰以手工绘制线描图,然后创新地将彩色照片与绘制的纹样对照编排,以铜版纸精印,分类分册出版。每件作品都有出处说明,好些还附了内行的精当评语。因近来对“文物中的植物”感兴趣,购得其中此册,里面恰有我所关注的西番莲纹饰的较详细资料,十分欢喜。全书数百帧纹样,或精密,或大气,或丰润,或古朴,工艺之美,变化之繁,叹为观止;而古人将各种草木花卉收入建筑雕刻,长伴左右,那份心思也是可人的。

顺带一提,本篇介绍的七种植物书,也都各有或精致缤纷、或朴实细致的插画、照片、绘图,满卷活色生香。

《植物记——从新疆到海南》(安歌著,湖南文艺社)。作者记其出生地与旅居地植物的随笔集。文笔不错,观察和心地都好。

《广东植物志》(第八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编,吴德邻主编,广东科技社)。从第一卷到这最新一卷,历时已整整二十年,可喜的是他们一直坚持做着这项工作,内容也仍然丰盈,让我这样的南方人闲来看看,心为之安。

——以上五本,时间上从古典跨越到现在,空间上从西北到南方;下面,再转到外国,看看一种也是迷人的、乃至惑人的:《香草文化史》([美]帕特里夏·雷恩著,侯开宗等译。商务印书馆)。

此书的香草专指兰科里的香子兰,它是一种春夏开黄绿色芳香大花的漂亮悬挂花卉,更是重要的经济植物,其蒴果、豆荚可提取极为优良的天然香料香兰精,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半数以上的点心、食品和香水等化妆品。身兼人类学家和香草经纪人的作者,详细记述了香草的起源、发现、应用、传播,香草的种植产业和制造产业,以及市场贸易风云;穿插了传说故事、热带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香草历史上的人物逸闻等;因为作者还是一位烹饪史学者,书中插附了很多食品配方,香草冰淇淋、香草饼干、香草巧克力、香草汽水,等等,让读者在纸上闻香品味。

也许是作者被香草的香气熏得动情,书的开头有一段优美的描写:“阳光下,地里即将成熟的香草豆荚香得醉人。热带地区下午迟迟不散的暑热中,满满一篮子里刚采摘的棕色香草豆荚散发出馥郁香气。”那情景让人联想起少年时光,即将成熟的,刚采摘的……年初购得该书时,天气晴好得像夏天一样,一个人对着阳光下寂静的院子,熏风中摇晃的花木,也恍惚有少年的感觉,不禁动情同声一叹:“唉,这天气,让人远远地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青葱岁月……”

美妙的植物,是值得我们如此动情的。

二〇〇八年一月下旬整理,二〇一二年三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