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学》是指导本专业实习医师过渡为临床医师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通过加深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病房医疗常规的了解,通过对本专业各种检查方法的掌握,通过详细地了解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通过对影像学等辅助诊断资料的整理分析,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去伪存真、仔细鉴别后做出印象诊断、诊断、完成病历书写、医嘱和处置的一门学科。对于刚接触临床工作者,通过认真学习将会对临床工作有深刻的认识,真正成为一个受到科班教育的医师。
通过10余年的临床教学,通过广泛征求教师、临床医师、进修医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意见,深感在如下方面做好是十分必要的。
1.实践性 单纯看书是不够的,一定要融入外科的日常工作中,在实践中学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耳镜的使用,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实习课中先是同学互相练习、熟悉耳镜的单手法、双手法检查,要认真看好正常的鼓膜像,以后逐渐接触患者,积累经验,其他包括看听力图、解释CT片等都是如此。
2.理论性 理论知识要掌握扎实,如鼻出血的患者一定要弄清局部因素、全身因素是什么,如何进行常规处置,才能在临床诊断患者时得心应手,尽快有效止血,预防患者虚脱,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血小板减少等。
3.经验性 临床医学对每一种疾病的诊治常规都是数不胜数的病例治疗经验的结晶。病历书写的常规用语,治疗过程的某一环节都是十分严谨的,实习医师应注意模仿而不能另辟蹊径。如处方书写,每一个医院都有一定的规范,有时一个字写错了,就会造成临床上的重大失误,如有好的想法,可以向老师建议,但不能独自行事。
4.时间性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学》的内容应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学》等课程之前完成,这样才能在后面的理论课实习中,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各种疾病的特点和手术技能。
本书是编者参考多种专业书刊、认真总结10余年的教学体会编写而成的,侧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力求简洁明快,并介绍病理诊断的一些知识,还列举了如甲状腺腺瘤囊性变、胆脂瘤型中耳炎伴迷路炎等完整病例,以提高本教材的实用性。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辽宁医学院各级领导、辽宁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在读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曾在我校攻读研究生学位、现在全国各地从事专业工作的同事的通力支持,致以深深的谢意!
谷京城
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