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的症状
气管、支气管疾病的症状,除急性感染性症状与一般感染性疾病相同,有畏寒、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外,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气促、哮喘、胸痛与呼吸困难等。
(一)咳嗽
咳嗽(cough)是气管、支气管疾病最早出现而又最晚消失的特征性症状。咳嗽是呼吸道的重要保护机制,其作用为排出误吸入气道内的食物、微粒或异物;以及排出呼吸道内过多的分泌物或渗出液。气道黏膜上皮的纤毛运动有效保持呼吸道的清洁,气道的黏液毯持续将分泌物或异物扫向声门,排至下咽,经吞咽或咳出。若纤毛因炎症或其他病变而受到损害或破坏,气道内分泌物将被潴积。
咳嗽的性质有时可以说明病变的部位,一般来说,比较响而粗糙的咳嗽,常见于气管与支气管的疾病;带有金属声的咳嗽,常为气管被纵隔肿瘤等压迫所致;比较短而深,并有疼痛的咳嗽,常见于肺实质部与胸膜的疾病;阵发性咳嗽,常见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支气管堵塞与支气管扩张等;突发剧烈阵咳,常因气管、支气管异物所致;高音调的阻塞性咳嗽,常因气管、支气管狭窄或异物阻塞所致;持久性和晨起或平卧时加重的咳嗽,多因慢性气管、支气管疾病所致。若同时伴有一侧性哮鸣,应怀疑有支气管肿瘤、异物,以及支气管内其他原因所致管腔狭窄或气管外压迫。
(二)咳痰
咳嗽之后常有痰,咳痰(cough phlegm)后咳嗽常能减轻。咳痰是支气管及肺部病变的一个典型表现,是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以及咳嗽反射将呼吸道内分泌物咳至口腔而排出的过程。在支气管黏膜炎性病变的过程可产生大量的黏液或黏脓液。痰量及黏度因病种不同而异,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过程中也不一样。痰量多少与支气管引流状况相关,也与病变的活动程度、发病季节和患者体位有关。
痰液的量、性质、颜色与臭味对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1.痰量 大量排黏痰以上午为重者,支气管扩张症多见。如大量臭脓痰,要考虑肺脓肿。肺上叶有空洞病变者,每日痰量很少有变化,因上叶引流较畅;下中叶的病变则痰量早晚不一致,而且与体位有关。直立位引流不畅,痰量减少,在躺平或侧卧时,则痰量增加。
2.性质 痰可以呈黏液性、黏脓性、脓性、浆液性或血浆性。气管支气管的黏膜卡他性炎症有稀黏痰,比较深层的炎症则有稠脓性痰,支气管哮喘、百日咳多见。脓痰产生于气管、支气管及比较深层的炎症或肺部感染如支气管扩张、急性支气管炎或肺脓肿等疾病。泡沫状痰或泡沫状血性痰见于支气管哮喘或肺水肿。
3.颜色 黄脓痰多见于急性呼吸道感染;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红或棕红色表示痰内含血及血红蛋白,可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泡状粉红色血性痰见于肺水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肺炎,痰液可呈蓝绿色;痰中带血,可能是气管、支气管结核或支气管肺癌。长期咳黏脓性痰,尤其是痰中带血,应做X线胸片检查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4.臭味 臭味的痰见于肺化脓性疾病如肺脓肿等。
(三)咯血
咯血(cough blood)是喉及下呼吸道出血经口腔咯出,急性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及肺的肿瘤、寄生虫病、外伤、结核、肺脓肿、异物、结石、支气管扩张、肺真菌病、支气管镜手术的损伤、心血管疾病、肝脏病、血液病等皆可引起咯血。咯血先有喉瘙痒感,然后咯出血或夹杂有血的痰液。咯血量多少不等,量少则痰中带血,量不多时血中常有泡沫或痰液,血为鲜红色,量大时可致呼吸道急性梗阻,若不及时救治可发生窒息。
咯血为多种疾病的症状之一,故鉴别诊断尤为重要。鼻腔、鼻窦、鼻咽部、口腔以下咽部等的出血可沿咽后壁流下,而呛入气管又咯出。气管、支气管疾病引起咯血的特征常是先有咳嗽而后咯血。食管及胃的出血为呕血。其他一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血液病等也可引起咯血。应详细询问病史如咯血的动作及仔细检查,多能发现出血的部位,胸部X线片、CT、支气管镜检查等可进行鉴别诊断。
(四)胸痛
胸痛(chest pain)并非是一个重要症状,肺与脏层胸膜无痛觉,但壁层胸膜对疼痛却极为敏感,临床上很多严重的肺部疾病常无疼痛,当病变累及壁层胸膜时,才出现胸痛症状,可以说胸痛是肺支气管疾病的后期症状。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常有胸骨后烧灼感或刺痛,咳嗽时加重,结核性胸膜炎时也可引起胸痛,气管、支气管晚期病变,如恶性肿瘤侵入软骨或胸膜,可出现严重持续性胸痛。长时间剧烈咳嗽,肋间肌强制性收缩也可致胸痛。
胸痛鉴别要点:
1.胸膜痛 急性胸膜炎症有特殊明显的症状,胸痛有一定部位,弥散性较少,多为一侧,且沿肋间神经分布。最大特点为疼痛与胸部运动关系密切,以致病者不敢呼吸和咳嗽。
2.肋间神经痛 与胸膜炎疼痛近似。比如在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时,在疱疹出现前,很难与胸膜炎鉴别,通常其疼痛较浅表为刺痛。
3.肋软骨痛 由肋软骨炎引起,疼痛部累及一或多个肋骨,局部有压痛。可扪及肿大的软骨,常见的肋软骨为2、3、4肋软骨,左侧多于右侧。
4.心源性胸痛、肌肉痛等
在鉴别诊断时应对痛的性质、部位和呼吸的关系加以分析,才能鉴别出胸痛的各种原因。
(五)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气管、支气管疾病的重要症状,也是呼吸衰竭的重要体征。呼吸困难是机体对缺氧的一种努力表现,系由于血液中氧浓度降低、CO2浓度升高,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失常所致。气管、支气管因炎症、肿瘤、异物、分泌物潴留等原因使其管腔变窄或阻塞时,呼吸道的阻力增加,患者常用力呼吸以克服阻力,增加气体交换,而表现为呼吸困难,轻者感呼吸不畅,重者可窒息。
呼吸困难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呼吸频率、强度和节律的改变,并伴以代偿性有辅助呼吸肌参加的呼吸运动。后者表现为吸气时锁骨上窝、胸骨上下窝及肋间隙软组织凹陷,伴鼻翼扇动、张口呼吸、点头呼吸等,严重时有发绀、烦躁不安、昏迷等。
根据气管、支气管病变部位及程度不同,临床上可分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与混合型呼吸困难3型。呼吸困难在小儿较成人为多见,因为小儿喉腔尚在发育中,其面积较小,由炎症引起局部肿胀,极易引起喉阻塞;同时小儿喉软骨支架柔弱易塌陷,且喉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疏松,淋巴组织丰富,局部易水肿、肿胀,使喉腔阻塞;小儿会厌卷曲形如“Ω”,气流通过时有阻挡,易产生喉阻塞;小儿神经类型不稳定,易受激惹,动辄哭闹,易出现喉痉挛,引起呼吸困难(参见第三节喉症状的呼吸困难)。
(六)喘鸣与哮喘
气管、支气管炎性水肿、异物或肿瘤均可使管腔变窄,呼吸时空气通过狭窄的气道可发生喘鸣音。支气管痉挛可产生哮鸣音,出现在呼气期,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或气管、支气管异物等疾病。弥漫性小支气管痉挛可引起呼气延长与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