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嗅觉障碍

四、嗅觉障碍

嗅觉是具有气味的微粒(嗅素)随吸入气流进入鼻腔,接触嗅区黏膜,溶于嗅腺的分泌物中,刺激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嗅球、嗅束传至皮质中枢所产生的感觉功能。嗅觉障碍(olfactory dysfunction)在临床上以嗅觉减退和嗅觉丧失为常见,而嗅觉过敏、嗅觉倒错和幻嗅则较为少见。

嗅觉障碍的原因有多种,可主要分为下列3种类型。

1.呼吸性嗅觉减退和失嗅 系因鼻腔阻塞使携带嗅素的气流无法接触嗅区黏膜所致。常见者如鼻孔、鼻腔或鼻咽部闭锁或粘连,中鼻甲与下鼻甲肥大,鼻腔慢性肉芽肿(如结核、梅毒、麻风或硬结病等特异感染),鼻息肉或肿瘤及鼻中隔偏曲等。全喉切除术或气管切开术后,呼吸气流经气管口进出而不经鼻腔,则产生非阻塞性呼吸性嗅觉减退或失嗅。

2.感觉性嗅觉减退和失嗅 系因嗅黏膜、嗅神经及其末梢的病变或受病变侵犯使不能感受嗅素所致,如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病毒感染、化学损伤(腐蚀伤、表面麻醉药、甲醛及吸烟等)、中毒性嗅神经炎、鼻顶部外伤、肿瘤及老年性退变等。

3.嗅觉官能症 系因嗅中枢及嗅球受刺激或变性所致,如癔症、癫、神经衰弱、躁狂症、精神分裂症。

对于主诉嗅觉障碍的患者,应注意询问嗅觉障碍发生的时间、诱因,是否突发、渐进性,发生前病史、伴有的鼻腔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